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与凝固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明水净夜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2 . 某同学发现冬天水管会“爆裂”,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1)物体膨胀时如果遇到障碍,会产生很大的力;(2)金属会热胀冷缩;(3)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表所示:

形态

温度(℃)

4

3

2

1

0

0

密度(g/cm3

0.9998

0.9996

0.9994

0.9991

0.9990

0.9101

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水管“爆裂”的原因。
2023-12-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春天到了,冰雪开始熔化,冰在熔化时,冰水混合物温度怎样变化,内能怎样变化,是用什么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2023-12-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4 . 生活中的“粘”字常与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关于“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挂钩的吸盘“粘”在墙上,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
B.表面平整的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C.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是因为水蒸气凝华导致的
D.电视机屏幕易“粘”灰尘,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023-07-18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中考第五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古诗词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欲波黄河冰寒川B.暴雨洗山山更秀
C.露似真珠月似弓D.月落乌啼霜满天
6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B.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C.将湿衣服展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可以减慢水的蒸发
D.冬天窗玻璃内表面上出现美丽的冰花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2023-05-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温暖的春天,冰冻的湖面开始熔化
B.炎热潮湿的夏天,打开冰箱门可以看到“白雾”
C.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结有一层白霜
D.寒冷的冬天,冻冰的衣服慢慢变干
2023-05-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8 .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草叶上的露珠
B. 冰雪消融
C. 草叶上的霜
D. 山间云雾缭绕
9 .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是 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它的温度 _______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2022-11-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周林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阅读理解

中国智造“超薄玻璃”


2018年4月中国蚌埠制造出目前世界上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厚度只有0.12mm,比两张A4纸的厚度还要薄,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的基础材料。
用浮法工艺生产超薄玻璃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窑炉、锡槽和退火,每个环节需要调整的参数都非常多。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要增加玻璃的强度,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他原料的金属元素。
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锡槽中的锡熔化,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最后进入退火窑,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
经过测试,这种超薄玻璃在受到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以150 km/h的速度撞击到墙上的冲击力时仍完好无损。
(1)为了增加玻璃的强度而加入的金属原料的熔点应________1600℃;
(2)锡槽中玻璃液密度________锡液密度(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制成的超薄玻璃是晶体吗?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