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图中甲和乙是两种不同的加热方式,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甲的加热方式,碘只能升华
B.采用乙的加热方式,碘只能熔化
C.两种加热方式都可能使碘熔化
D.两种加热方式都能确保碘只升华
2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节气谚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3 . 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3度,打破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4 . 关于自然界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2023-02-19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5 . 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晶体物质的温度 t<tA,该晶体物质处于Ⅰ区域,是液态
B.若该晶体物质的温度由Ⅰ区域到Ⅱ区域时,该晶体物质发生熔化现象,且放热
C.若该晶体物质为氧,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的温度处于Ⅲ区域
D.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状态时,该晶体物质发生升华现象,且吸热
6 . 自然界中的“霜”和“露”两种物质,从物质的状态、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形成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三个方面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方面相同B.两个方面相同
C.三个方面相同D.三个方面都不相同
2022-11-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去年的12月6日,黑龙江伊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3度,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②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逐
③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④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D.只有①②④正确
2022-11-09更新 | 38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十九中学、鼓楼实验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对以下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露珠的形成
壶嘴里冒出的“白气”
正在消融的冰凌
寒冬,室外冰冻衣服晾干
A.①、②物态变化相同,其形成过程都需要吸热
B.③、④物态变化相同,其变化过程都需要吸热
C.②中“白气”的形成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所冒的“冷气”的形成过程中都需要放热
D.④中冰冻的衣服晾干过程中不能吸热
2022-11-0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十九中学、鼓楼实验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固、液、气三态是物质常见的状态,某物质可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在三态之间转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为气态,丙到甲是液化B.乙为液态,乙到丙是汽化
C.丙为液态,乙到丙是熔化D.甲为固态,甲到乙是凝华
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20℃的冰吸热后不会立即熔化
B.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
C.北方寒冷的冬天,雪人“变矮”了,这是蒸发现象
D.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个现象发生的过程需要吸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