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
2 . 对以下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物态变化相同,其形成过程都需要吸热
B.③、④物态变化相同,其变化过程都需要吸热
C.②中“白气”的形成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所冒的“冷气”的形成过程,都需要放热
D.④中冰冻的衣服晾干过程,不能吸热
2021-12-24更新 | 73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碘升华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装置的安装遵循由下而上的原则进行
B.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利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仅仅是因为热水比酒精灯更能让碘颗粒均匀受热
D.加热结束后,把碘锤置于冷水中,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看到凝华现象
13-14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
4 .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21-10-03更新 | 94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南京旭东中学初二月考物理卷
5 . 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
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
2021-07-21更新 | 2446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科利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0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用冰袋降温②冬天呼出的白气
冰冻的衣服晾干④冰花的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7-19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后,发现以下四种现象:①冰棒上粘着“白粉”; ②剥去纸后冰棒会冒出“白雾”; ③冰棒放进茶杯后,一会儿杯的外壁就会“出汗”;④ 冰棒放进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现象形成过程中放热的有(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2021-06-27更新 | 2668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2021-06-19更新 | 3932次组卷 | 7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2-13八年级上·江苏泰州·期中
10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2021-06-15更新 | 890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