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在锥形瓶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底部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如图所示。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到烧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种现象叫________。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黑色的颗粒,这是气态碘发生了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上同),生活中________(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2 . 人工降雨时,常利用飞机将干冰洒到云层里,干冰在云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该过程是 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舞台上也常用干冰营造烟雾效果,这些烟雾是 _____(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小水珠”)。
3 . 李白《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中的冰和雪的形成过程中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液化B.凝固、凝华
C.凝华、凝固D.凝固、升华
2022-10-10更新 | 42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  )
A.蜡烛流的“泪”B.冰雪消融
C.清晨的露珠D.霜打枝头
2022-10-10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物理(河北卷)
5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炒菜的时候加盐使菜变咸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春风起,漫天灰尘飞扬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6 . 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由于物态变化从而起到控温作用。该物质到夜晚会发生(  )
A.凝华B.液化C.汽化D.凝固
7 . 如图所示,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简称碘锤)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最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113.7o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oC)()
A.用酒精灯外焰直接加热碘锤B.将碘锤浸入沸水中
C.用手捂住碘锤D.将碘锤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
8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B.“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吸热
9 .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战士口中呼出“白气”
C. 深秋草叶上形成白霜
D. 马路上洒的水变干
10 . 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
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太阳出来,湖面上的水雾消失了
C.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2022-04-24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中心城区八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