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2023-04-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
2 . 小明和小华做了图甲、图乙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碘的升华现象,小明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8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华的碘锤中都会出现紫色碘蒸气
B.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C.小华的实验中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D.小华的实验中,不会出现碘的熔化现象
3 . “小雪”是24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意思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也不大,所以称为小雪。下列现象中与雪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
A.草叶上的露珠B.美丽的雾凇
C.热水冒白气D.冰雕变小了
2023-03-30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合肥第四十七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6 . 小榕在电影《长津湖》中看到志愿军战士眉毛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霜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 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7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凝固时放出的热量
B.雾凇的形成与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是同一个物态变化
C.夏天超市里用冰块给食材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蒙上一层雾
8 . 爱国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小强同学在观看电影中看到志愿军战士眉毛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霜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9 . 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或做法正确的是(  )
A.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是一种汽化现象
B.冰冻的衣服变干时要放热
C.冬天东北室外“泼水成冰”会伴随着放热
D.寒冬的玻璃窗户上常常会有一层“水汽”,应当从室外擦才能擦干
10 . 某物体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的状态,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从甲物态转变成丙物态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