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优美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帆同学分析在诗词的字里行间也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关于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023-02-14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物理试题
2 . 下列物态变化中是升华的是(  )
A.霜的形成B.河道结冰
C.冻衣晾干D.露的形成
3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熔化现象B.美丽的“雾凇”是凝固现象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化现象D.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升华现象
4 . 为了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小华同学直接把密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将密封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根试管都出现了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800℃。由于碘的熔点 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沸点,所以图乙中的碘不会熔化,因此图 _____方案更好一些。(选填“甲”或“乙”)
2023-02-05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平潭一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适应性练习物理试题
5 .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2023-01-20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求精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7 . 《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露和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C.秋分:“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霜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热,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
D.大寒:“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水结冰时温度降低,不断对外界放热
2022-10-16更新 | 67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瑞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8 .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C.露珠在日出后逐渐消失,升华成水蒸气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22-09-05更新 | 35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南宁四十七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9 . 每年4月,随着气温转暖,青海湖的冰层开始消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开湖”。其中“冰层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B.熔化C.液化D.升华
2022-06-28更新 | 54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二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气结成露B.冰雪融化
C.滴水成冰D.气结成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