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在观察碘升华的实验中,使用甲、乙两种加热方式,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升华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B.甲中固态碘可能先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
C.甲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D.做碘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加合理
2 . 下列对生活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
B.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全部变成了冰,这是凝固现象,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C.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这一过程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人在室外说话时嘴前方出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热
3 .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以下的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升华
B.用吹风机将湿漉漉的头发吹干——液化
C.水烧开时,壶嘴出现大量的“白气”——液化
D.电冰箱用久了内壁有白色的霜——凝华
4 .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它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的,此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当使用猛火灶头连续做菜时会出现图中钢瓶下部结霜的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瓶内液态石油气在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导致钢瓶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晶。
5 . 水无常形,四季轮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初春,湖面上的冰逐渐变薄
B.盛夏,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
C.深秋,草叶上出现晶莹露珠
D.寒冬,树枝挂上洁白的雾凇
2020-09-13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6 .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2020-09-08更新 | 1962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昼锦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测试物理试题
7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
2020-07-22更新 | 1471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物理试题
8 . 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是汽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D.冬天早晨地面上出现的白霜是凝固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
13-14八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
9 .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21-10-03更新 | 942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0 . 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________(选填“冷”或“热”)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