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  )
A.浓雾消散
B.树上雾凇的形成
C.灯泡中的灯丝用久了会变细
D.冰雪消融
2024-04-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2 .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雾绕群峰B.       夏天,雨笼山峦
C.   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雪后天晴
2024-01-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在___________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__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___________成小水滴落下来(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3-11-04更新 | 157次组卷 | 7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2023-06-13更新 | 119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中考一模九年级物理试卷
7 . 下列物态变化中,全是吸热的一组是(  )
A.熔化 升华 液化B.汽化 熔化 凝华
C.凝固 汽化 升华D.熔化 汽化 升华
2023-05-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宾居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凯旋之路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半年后,顺利返回地面。
返回过程首先是“制动离轨”,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后,在推进舱的作用下进入返回轨道。然后是“自由下降”,这一阶段返回舱在自由飞行状态下,按照准确的角度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接下来就是“再入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使返回舱最外层安装的特殊固态防热材料变成液态、气态,避免返回舱被烧毁。返回舱在到达地面前的最后一阶段是在距地面约10km处打开降落伞,进一步减速。在着陆瞬间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反推发动机,从而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围,确保返回舱安全着陆。
(1)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后,在 ______的作用下进入返回轨道;
(2)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它的内能会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通过特殊防热材料 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时吸收热量避免返回舱被烧毁;
(3)在着陆瞬间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反推发动机,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围,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
9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诗人根据 ___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辨别乌啼和钟声;自然界中霜的形成需要 _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0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云是汽化形成的,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升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热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