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的实验时,由于碘蒸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他们选择用碘锤进行实验,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方案。

(1)两种方案都采用加热的方法,说明他们都猜想:碘在升华时是___________热的;
(2)将碘锤冷却一段时间后,发现碘锤中的碘蒸气不见了,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3)已知酒精灯的外焰温度约为500℃,碘的熔点温度约为113℃,同学们设计的实验中,图___________的实验能更合理的说明碘的升华现象,理由是:___________
2023-11-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1个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小明还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目的是使物质___________,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023-11-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3 .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___________
(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二氧化碳水蒸气,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的白雾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
(4)如图,停止加热,并在碘锤上部滴入适量冷水,你会看到碘锤内的碘蒸气减少,而碘锤的___________(选填“上部”“下部”或“整个玻璃壁”)出现大量碘颗粒,此现象说明碘凝华___________热。
   
2023-11-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
4 . 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 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 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甲/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小明观察盛有干冰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白霜是______(选填“容器中的水”、“容器中的水蒸气”、“容器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接着他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如图丙所示,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个气泡主要是_______(选题“空气、水蒸气或者二氧化碳气体”)。
5 . 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一是用酒精灯直接给装有固态碘颗粒的“碘锤”加热,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热水,再通过热水利用“水浴法”给装有固态碘颗粒的“碘锤”加热。(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水的沸点是100℃)
   
(1)为了探究固态碘是否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在给碘锤加热的过程中,碘锤内是否有______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加热方式中,图______(填“甲”或“乙”)更好;
(2)实验后,将乙图中的碘锤从热水中拿出,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碘锤中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这是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热量。
2023-05-15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6 .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左侧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并汽化;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选填“吸”或“放”)热直接变成碘颗粒。
7 . 如图是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的实验。

(1)小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请列举生活中与此相同的实例 ___________
(2)小华认为如图直接用火苗加热碘锤,升华现象会更明显,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正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烛焰的温度可达600℃以上,相比较,___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3)小明将一个大的酒精棉球,包裹在刚从热水中取出的碘锤玻璃泡上,请预测一个将会出现的物理现象 ___________,此过程要 _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2023-04-08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在做“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由于碘蒸气有刺激性的气味,所以设计了碘锤进行实验(将少量碘密封在玻璃管内)。查阅资料可知: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
(1)如图所示的甲、乙是分别将碘锤放到酒精灯上烤和放入热水中,两种方案都可以看到实验现象,这是因为碘在升华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方案______(选填“甲”或“乙”)更合理,原因是______
(2)在观察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时,小明把干冰放入试管中,在试管口紧紧套上气球,气球会鼓起来;小强将一块干冰放入常温的水中,烧杯中的水立即“沸腾”,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并且在杯口出现大量“白气”。能直接证明干冰升华的是______的实验。
2023-04-02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
9 . 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10oC,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oC。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2022-12-06更新 | 58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的实验时,由于碘蒸气有毒,有刺激性气味,他们选择用碘锤进行实验,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方案。
(1)两种方案都采用加热的方法,所以他们都猜想:碘在升华时是 ___________热的;
(2)利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碘锤中都出现了紫色碘蒸气。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根据这个信息,同学们将甲、乙方案进行比较,认为乙方案合理。请分析说明乙方案比甲方案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
2022-1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