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比热容的相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如下:
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如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总结有关实验结论。
烧杯号液体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
1300203012.0
215020306.0
330020256.0
4煤油20306.0
(1)该实验用同样的电加热器加热,可以根据__________来判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选填“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
(2)若要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4号烧杯中应装__________g煤油,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____
(3)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越大,吸热越多。
(4)不计热损失的情况下,试验中3号烧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通过计算煤油比热容为_________J/(kg•℃)。(c=4.2×103J/(kg•℃))
2024-03-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如图甲所示,小夏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数据如下表: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温度Δt/℃

加热时间t/min

1

0.05

20

2

2

0.1

20

4

食用油

3

0.05

20

1

食用油

4

0.05

40

2

(1)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来体现的;
(2)分析第_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3)分析第3、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__________有关;
(4)分析第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5)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__________,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6)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则a物质是__________,其比热容是__________J/(kg·℃),50g的a物质温度从10℃升高20℃,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
2024-02-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3 . 同学们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同学们首先选择晶体海波进行实验,为了使试管中海波受热均匀,应当将______(块状或粉末状)的海波装入试管中;
(2)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
根据表格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____℃,50℃的海波是______态;
(3)为了使结论更可靠同学们继续用晶体冰进行实验探究,并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图像如图2,根据表格和图像信息同学们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若实验所用冰的质量为m,水的比热容为c,结合图像中字母信息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约为______(写出字母表达式)。
2023-08-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中考模拟物理试题(二)
4 . 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对甲、乙两液体加热。
(1)实验时要保证两液体的初温和 ___________相同。加热两液体时,需要用相同的酒精灯并保证火焰大小相同,目的是使两液体在相等时间内 ___________
(2)小丽设计的实验方案是: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都加热5min后的温度。实验发现,甲的温度比乙的温度低。这说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小丽的实验结论是:两液体中,___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3)小明设计了另外一个方案:用秒表测出两种液体温度都升高到60℃所需要的时间。根据小丽的实验结论,小明猜想实验中 ___________的加热时间会更短。实验时甲的初始温度为20℃,质量为500g。则小明的实验中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__J。[c=4.2×103J/(kg•℃)]
2022-09-2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九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5 . 小明与小芳在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两人在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外分别包裹大小、厚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
(2)在烧瓶中同时注入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水,应注意保证水的_____相同;
(3)把烧瓶放于相同的环境下,利用__________(选填实验仪器名称)测出不同时间的水温,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分)010203040
泡沫塑料组水温(℃)8064565041
棉絮组水温(℃)8056433228
(4)小明分析实验数据,水的初始温度是_____℃;从计时开始40分钟,泡沫塑料组的水温降低了___℃,棉絮组的水温降低了_____℃,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
(5)小芳认为小明通过一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说服力还不够,要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还应该怎么做?_____
2021-08-03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课后培优练(苏科版)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12.2节 内能 热传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