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孔成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所描述的与光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的,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的原理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B.乙图:通过透镜看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该透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丙图: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反射
D.丁图:用照相机给物体照相时,为使成的像再大些,可增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减小胶卷与镜头间的距离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物理质检试卷
2 . 关于凸透镜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了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图乙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C.图丙“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D.图丁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后,去掉眼镜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景博学校2022-2023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3 . 4月14日中午,海口上空出现日晕奇观,如图。日晕,又称圆虹,光的折射是其形成原因之一,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筷子“折断”
B.灯光下的影子
C.月食
D.小孔成像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出了夕阳下的江面上奇特的光色变化景象,涉及到了光的反射现象。下列图中的光现象与反射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墙上手影B.照镜子
C.雨后彩虹D.林下光斑
7日内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一中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织金县县城郊区的凤凰公园在初夏的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鱼儿在水面下游弋;亭台倒影在湖中,树荫下的地面上有无数的圆形光斑。下列有关该情境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看见水面下的鱼儿,是鱼儿的实像
B.亭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树荫下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现象
D.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的漫反射现象
2024-05-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6 . 天津站前广场的世纪钟,是天津市最具关注度的大型标识性建筑之一。图为世纪钟在海河中的倒影,下列现象与“倒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立竿见影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D.镜花水月
2024-05-27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猪君浩于北京现场展示了,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据了解,褚君浩院士的其中一种“隐身术”借助了让光线有规律折射的神奇材料-“柱镜光栅”,下列四幅图中,与该隐身衣光的传播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B.照相机摄影
C.小孔成像D.墙上手能
2024-05-26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照相机拍摄的地面上的圆形光斑,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看到照片,是因为入射到照片上的光发生反射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B.地面上圆形光斑的形成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C.拍摄该照片时,在底片上形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与照相机镜头同类型的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2024-05-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考第一次诊断性监测物理试题
9 . 扫码识别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高效获取与传递,革新了支付方式。扫码识别的原理分为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信息解码三个步骤。图像采集是设备镜头捕捉二维码成像,以下与这一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B.平面镜成像C.照相机成像D.投影仪成像
2024-05-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10 . 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以李白视角,带领全国观众共同游历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大雁塔等地标建筑,感受沉浸式互动的魅力,同时享受精美的视觉盛宴。下图为大唐不夜城夜晚笔直光束交相舞动的场景。下列现象中与“笔直光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B.天空中的彩虹
C.水面“折断”的笔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2024-05-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第一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