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透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A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小明应该选择______(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进行实验。为了能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______(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小超和媛媛想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其中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填下方序号);

(3)如图B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将蜡烛移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将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重新观察到清晰的像;
(5)更换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始终不能找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
2 . 2021年12月9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实况观看了“神舟十三号”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给同学们带来的一堂太空科普课。几名宇航员在做“水球光学实验”时,先向水膜里注水形成一个水球,再向水球里注入一个大气泡之后,小强同学透过水球看到了王亚平的一个较大的倒立的像和一个较小的正立的像,如图甲、乙所示.非常神奇!这是为什么呢?“太空教师”王亚平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研究一下。课后小强和同样感兴趣的小富、小美、小高等同学组成研究小组共同开展了研究。


(1)研究最可靠的方法是做实验。四名同学找来了若干器材,他们在一个圆球形的透明容器中注满水,很快就再现了图甲、乙中的两个倒立的像。这个像与______(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所成的像类似;乙图中的倒立的像稍微大一些,是因为水球距离人脸部更______(近/远)一些;
(2)接着他们向水球中注入气泡,发现无论如何都不能使气泡正好位于水球的中央,观察水球中央较小的“正立像”的实验无法继续.为什么呢?经过讨论,他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球形容器里的水受______力作用,使得水不同深度的压强不等,进而水对气泡产生了______力,所以气泡不能位于水球的中央;
(3)“正立像”不能直接通过实验检验,小强他们四人并不气馁,又进行了如下讨论、操作和推理,请你加入他们的研究。
①由表及里。四名同学经过讨论确定:“正立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以下是四个人陈述的分析推理,你认为不妥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小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正立像”比同一环境中的王亚平本人小,所以它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B.小富:来自王亚平身体的光在水球表面发生反射后将返回她本人那一侧,而拍摄者和王亚平位于水球的两侧,所以“正立像”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
C.小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正立像”比王亚平本人小,所以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
D.小高:拍摄者和王亚平位于水球的两侧,来自王亚平身体的光将通过水球,所以“正立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
②合情推测。四名同学找来几副平光眼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通过两副平光眼镜观察近处的物体,发现看到的像几乎没有变化;通过两副近视眼镜观察近处的物体,发现看到的像更小了;通过两副老花眼镜观察近处的物体,发现看到的像更大了。因此他们推测:如果空间站里水球及气泡的形状与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相似,观察者就会看到图甲、乙中央的“正立像”;(提示:观察者视线在图丙中通过水球、气泡圆心的水平方向上)

③实证检验:对空间站里水球及气泡形状的推测究竟是否正确,小美、小高打算写信向宇航员们咨询,小强、小富则立志将来到空间站里实际做一下实验。
2022-06-05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022·陕西·模拟预测
3 . 如图为物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物体AB的大致位置及大小并补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022-06-04更新 | 85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022年中考物理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陕西卷B
4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太空授课


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首先王亚平老师用金属环在水袋中取出一个水膜,再逐渐往水膜中注水,随着水的增多,水膜慢慢变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然后又用注射器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令人惊讶的是气泡并没有向上飘,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此时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如图甲)。此次太空授课还展示了浮力消失的实验,王亚平老师把乒乓球压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没有上浮,而是悬浮在水中(如图乙)。叶光富老师还演示了太空行走,他使劲挥手抬腿没有成功,反而还飘了起来(如图丙)。

(1)水膜和水球的形成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选填“引力”“斥力”或“引力和斥力”);
(2)通过简化图丁,可知其中正立的像是光经过1、2这两个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形成的像,当光经过3、4区域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像;
(3)如图乙中,空间站里由于液体重力消失,液体内部各处压强相同,因而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没有_______,浮力也就消失了,阿基米德原理在空间站_______(选填“也适用”或“不适用”);
(4)航天员在空中和空间站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空间站中航天员由于失重而飘了起来(如图丙),此时航天员_______(选填“受”或“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2022-05-08更新 | 5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六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5 . 如图甲所示,是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画法。实际上凹透镜也可以成像,物体经凹透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如图乙所示,MN是主光轴,A'B'是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的像,请你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在乙图中画出凹透镜的位置并标出其中一个焦点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022-05-02更新 | 16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6 . 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眼睛的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左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022-05-02更新 | 12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商丘一中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7 . 用如图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1)点燃蜡烛后,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上;
(2)将实验器材按图中甲位置放置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用此规律工作的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跑”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若要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选填“上”或“下”);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4)进一步探究:如图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________s,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5)2021年 “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向水球中间注入一个气泡,通过水球看到她的正立、倒立两个像,如图甲所示。通过简化图乙,可知其中正立的像是光经过1、2两个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形成的像,当光经过3、4区域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像。
2022-04-24更新 | 6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摸底练习物理试题
8 . 图甲是一台激光雕刻机。工作时,电动机M带动横杆沿框架前后移动,电动机N带动激光头在横杆上左右滑动,同时激光头发出高亮度激光,在金属表面灼烧出各种图形。
(1)激光照射在金属表面,能灼烧金属,说明光具有______。金属表面因吸收热量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汽化。
(2)激光照射物体时,落在物体表面的光斑越小,形成的线条就越细,雕刻出的图案越精细,所以激光头中安装了______透镜来会聚光斑大小。
(3)如图乙所示,开始时光斑在A点,设定雕刻时间为 4 s。若只启动电动机M,让横杆以 1.5 cm/s 的速度匀速向后移动,能雕刻出线段AC ;若只启动电动机N,让激光头在横杆上向右匀速移动,能雕刻出长 8 cm 的线段AB现让两个电动机同时工作。
①雕刻出线段AD,激光头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
②若要雕刻出线段AE,则应该如何调整电动机速度?(      )

2022-04-21更新 | 4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江阴市城区片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小红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她找到两块透镜,这两块透镜外观相似。

(1)小红把它们放在灯光下观察(如图所示),______(选填“甲”“乙”)是凸透镜。
(2)小红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她依次摆放好了光源、凸透镜、光屏后,发现在光屏上恰好形成一清晰放大的像,但是像在光屏的下半部,小红想让像移到光屏的中间,应该把物体往______(选填“上”“下”)移动。
(3)每次小红先确定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然后调整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再记录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像的大小
1605.4缩小
2505.4缩小
3405.6缩小
4305.7缩小
5206.7缩小
61010等大
7813.4放大
8717.5放大
9630放大
通过数据可知,透镜焦距是______cm;小红发现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在______,但是第1、2次的实验数据似乎又不满足该规律,请你给予合理解释:______
2022-03-05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已知暗箱内有一只凹透镜和一只平面镜。请在暗箱内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填上光学仪器,并注明凹透镜虚焦点F的位置。
2022-03-04更新 | 142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