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透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4 道试题
1 . 下列是同学们所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的部分连接情况B.杠杆重力的力臂L
C.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D.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 下列关于透镜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B.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时,透镜离物体越近看到的像越大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任何光束经过凸透镜后都是会聚到一起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任何光束经过凹透镜后都是分散开的
2024-06-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素质评估物理试题
3 . 陕西汉中朱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南坡,保护区总面积37549公顷。如图是小明在景区游玩时用相机对同一朱鹦拍摄的两张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成像与照相机相似,都是成正立、缩小的像
B.拍照时,朱鹦位于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若镜头的焦距不变,拍甲照片比拍乙照片时离朱鹦更近
2024-06-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透过手表表镜上凸起小玻璃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起的小玻璃对光有发散作用
B.日期数字处于小玻璃面镜的之间
C.透过表镜看到的是日期数字的实像
D.表镜耐磨、具有透光性好的特性
2024-06-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启东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5 .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凹透镜
B.用该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C.若将物体放在该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可以成缩小的虚像
D.若将物体放在该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可以成放大的实像
2024-06-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六安皋城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6 . 生活中有很多光现象,以下关于光现象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照相机能使物体在胶片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人离平面镜越近,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
2024-06-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多校联考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7 . 我们知道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矿泉水瓶中的水相当于(  )
A.凸透镜B.凸面镜C.平面镜D.凹透镜
2024-06-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中考三模考试物理试题
8 . 下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淮南万毕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汲水桔棒”中,井上汲水的桔棒属于杠杆
B.乙图“簸扬稻谷”中,能分离不饱满稻谷是利用簸箕具有惯性
C.丙图“磨冰取火”中,凸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D.丁图“赶稻及菽”中,牛拉石碾的力与石碾拉牛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2024-06-09更新 | 4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主要应用了光的反射的是(  )
A.凿冰取火B.悬镜观邻
C.针孔成像D.晷针留影
2024-06-0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10 . 下图展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光现象的认识。其中主要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甲图是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B.乙图是冰镜取火:削冰令圆,举以向日,能点燃冰镜后的艾草
C.丙图是日晷:“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利用晷针影子测定时间
D.丁图是悬镜:取平面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就能见室外的景物
2024-06-0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外国语学校中考第三次诊断定时练习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