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可以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______。固定光屏、透镜不动,只移动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烛焰所成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成像”);

(3)在上图的实验中,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像不成在光屏中央。设想烛焰中心以0.5cm/min的速度垂直于光具座向下运动,光屏上的像______(向上/向下)移动,移动的速度______(大于/小于/等于)0.5cm/min。以下操作可以把像调整到光屏中央是______
A.将蜡烛向下移动
B.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C.将光屏向下移动
(4)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_(左/右)移;

(5)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当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C时,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移动距离为s______s(填“>”“=”或“<”);

(6)如图,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动至“42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处(选填“A”或“B”)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
2021-12-25更新 | 64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科利华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将透镜对着对面的房屋,移动光屏至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_cm。
(2)接下来,小明应该_________(“点燃”或者“不点燃”)蜡烛,然后调整烛焰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至凸透镜的_________上。
(3)小明将器材调至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实验过程中,若固定蜡烛和光屏,只移动凸透镜,则当凸透镜移动到图中标尺上 ________cm处时,光屏上能再次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_________
(5)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 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6)实验中,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7)实验中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小明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___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8)小明将遮光板紧贴着凸透镜自上而下插入透镜前,直至挡住其上半部分,在该过程中光屏上所成像的变化情况是像的亮度________(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像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再将遮光板从图示位置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左平移到烛焰旁,像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_________
A、像位置改变,像完整                         B、像位置不变,像不完整
C、像位置不变,像完整但变小               D、像位置不变,像完整
2021-12-19更新 | 99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12月作业检测物理试题
3 . 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凯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但是在同一直线上,这样______(选填“也可能”或“不可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但是小敏认为必须让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在同一高度才有利于多次实验,小敏的理由是______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敏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小凯测量并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也得到了该透镜的焦距。小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u等于像距v等于______时,成倒立______的实像这一规律;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时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实验过程中,若用手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则光屏上的像______(填“只有下半边”、“只有上半边”或“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6)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等大”),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下图所示,则像距v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______
2021-12-17更新 | 7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共同体2021-2022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装置如图甲,此时光屏上获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用于承接像的光屏表面是______ (光滑/粗糙)的。实验时应将______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______上,目的是______
(3)如图乙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此时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还可以将凸透镜移至______cm刻度线处,可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可以保持蜡烛、凸透镜不动,将光屏______   (向上/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也可以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______ (向上/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5)如果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保持蜡烛与平面镜的距离不动,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6)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丙中的四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是______(选填“BELH”中的部分字母)字母;
(7)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近视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蜡烛。
2021-12-16更新 | 4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12月独立限时作业物理试题
5 . 小明同学利用如下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这样做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
(2)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6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3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实验时,旁边有同学走过,带动的风使蜡烛的火焰向左摆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_(填“左”或“右”)摆动;
(4)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将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5cm,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5)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小明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0cm;
(6)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更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像重新变清晰,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7)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8)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说明老师戴的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9)在整理器材时,小明在凸透镜内惊奇的看到了自己正立、缩小的像,该成像原理是光的 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10)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2021-12-07更新 | 9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镜面垂直于阳光放置,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线如图乙所示。

(1)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
(2)如图丙所示,他将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固定,则调整光屏位置(光屏图中未画出),会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12cm刻度处,能观察到的像为______ (选填“实像”、“虚像”)。
(3)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移动,为了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 ______移动。
(4)他按下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蜡烛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表(f =10厘米,物高H=4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h
(厘米)
像的性质
正立、倒立虚像、实像
15012.51倒立实像
235141.6
330152
420204
51822.55
615308
714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中的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时,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中的像距和像高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__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和6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可以推理出序号7中的数据为____________
④ 若要继续探究凸透镜的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他们应该保证______不变,改变 _______做该实验。
2021-11-15更新 | 7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小组同学得到了以下几组实验结果。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特点
148.016.0倒立缩小的实像
236.018.0倒立缩小的实像
324.024.0倒立等大的实像
418.036.0倒立放大的实像
(1)该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
(2)除了实验序号3的数据,还可由实验序号___________推得:当光屏上呈现清晰像的情况下,对调发光物体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仍能呈现清晰的像。
(3)小明认为:像距大小与物距大小成反比。请你评价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当物距是时,像距的值符合下列哪个关系式?___________
A.
B.
C.
2021-10-12更新 | 50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物理试题
8 . 某班同学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比较规范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______(选填“高”或“低”),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4)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光屏一侧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______
(6)若在第(3)题里用黑色颜料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涂黑,此时在光屏上______
A.只看到烛焰上半部分的像B.只看到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C.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亮D.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暗
(7)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
2021-09-25更新 | 10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更小的实像
C.如果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在水透镜左侧适当位置放置凸透镜可以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小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
10 .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小明同学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乙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调节;

(2)他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应是______cm;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13.5缩小
3015缩小
2020等大
15放大
10光屏上没有像
8光屏上没有像
(3)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大,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远。由此可知,摄影师在给毕业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______(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4)小明又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在学习中,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如图(丁)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图。
2021-06-12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宁夏银川三中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