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注意事项和错误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需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在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实现投影仪成像原理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字母)
A.都左移       B.都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偏离了光屏中央,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条件下,使像重新回到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5)当蜡烛移动到小于一倍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此时眼睛在______(选填“烛焰”或“光屏”)一侧通过透镜观察,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7日内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2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______上。
(2)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地像,此像是______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如果这时撤去光屏,人眼在此位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3)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80

60

30

20

15

10

像距(cm)

11.5

12

15

20

30

40

(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上表;观察发现表格中有一组数据是编造的,请找出______(写出实验次数及错误数据)。
2024-05-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泗阳县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3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按图乙安装器材时,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
(3)当三者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透镜成像和此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2024-04-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4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移动光屏到某处,光屏上可以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B.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人在凸透镜左侧透过凸透镜可观察到放大的像
C.某次光屏呈现清晰实像时,遮挡凸透镜的上端,仍能观察到完整的实像
D.蜡烛燃烧变短后,为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蜡烛往下调
2024-04-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联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凸透镜

焦距f=14cm

焦距f=16cm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物距u/cm

30

40

60

30

40

60

像距v/cm

26

22

18

34

27

22

(1)如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cm;
(2)当元件摆放位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蜡烛的像,此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________
(3)小红发现使用单反照相机常要配有几个焦距不同的镜头,有“长焦镜头”“短焦镜头”。她选择了焦距分别为14cm、16cm的两个透镜,进一步探究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成像特点。小红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成实像时,测量得到的物距和像距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通过对实验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越 _____
②用照相机拍摄远距离景物时,常将标准镜头更换为 _________(选填“长焦镜头”或“短焦镜头”)。
2024-03-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时代中学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6 . ①如图1是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图,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后,要调整三者的中心在 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如图2位置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成的像为 _______(倒立/正立)的像。
②本实验研究的对象是 ________
③做实验时,常常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来代替蜡烛,用发光二极管“F”的好处是 ___________
2024-03-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张家洼片区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7 . 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 刻度线处;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图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能呈现烛焰倒立、______的清晰实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______反射;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或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
2024-02-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小文和同学们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文将蜡烛、凸透镜与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
(2)使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到凸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出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3)如图乙所示,蜡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是倒立的_________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置于光具座15cm刻度处,光屏应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这个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换焦距更短的凸透镜,需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过程模拟了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
9 .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为大家直播演示“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实验,如图甲所示。小曾同学觉得这个现象很有趣,听老师说这是凸透镜成像原理,于是小曾同学决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后,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上;
(2)当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曾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想要看到清晰的像,接下来他应该如何操作?______
(3)小曾调整后将实验器材按图乙中位置放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用此规律工作的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跑”到图丙所示的位置,若要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选填“上”或“下”);
(4)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小曾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5)小曾同学进一步探究:如图丁所示,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______s,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像。
2023-10-04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翔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2)实验一段时间后,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__移动;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翔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现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移动。
2023-10-0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