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声音的特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2 道试题
1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②倒车雷达帮助我们安全泊车,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③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
④某种昆虫的翅在2s内振动了700次,翅的振动发声人类不能听到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
C.只有④D.只有①④
2 .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关于节目中描写声的诗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子的振动产生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3 . 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______不同的声音;人们之所以能分辨出笛声与箫声是因为二者的______不同。
2024-02-26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联考物理试题
4 .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B.声呐是利用次声波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的
C.“超声波”的速度总是大于“次声波”的速度
D.“引吭高歌”中的“高歌”是指音调高
2024-02-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金堰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样卷)
5 . AI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大众生活,现在有些儿童陪伴设备采用了AI技术,如图所示的AI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沟通交流。下列关于AI机器人的说法正确是(  )
A.增大智能机器人的音量,可以使机器人的声音音调变高
B.小朋友通过音色不同,能区分智能机器人和妈妈的声音
C.智能机器人音调变高是因为振幅变小了
D.智能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2024-02-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金堰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样卷)
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拉二胡时手指不停地在弦上滑动,其作用是改变音调
B.医生用“B 超”检查病人的身体情况,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医院附近静止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阻断噪声传播
D.“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
2024-02-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是一新款智能屏,它可以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接收“主人”指令,播放音乐,播报天气,还具有模仿父母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讲故事哄娃入睡的功能,它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2024-02-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具有相同的音色
D.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取罩内的空气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
2024-02-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9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B.“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要小一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D.“响鼓不用重锤”说明鼓声是由鼓锤振动产生的
2024-02-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关于声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丁图: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