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竹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小
C.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响亮的鼓声比轻细的笛声传得远,是因为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
2023-07-05更新 | 1161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如图所示,小红同学正在演奏古筝,听众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2023-06-23更新 | 1728次组卷 | 1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理是固体传声比空气传声要______;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是通过“击鼓进军”和“鸣金收兵”的方式来传令的,则战斗中的士兵根据听到声音的______决定他们的战斗行为的。
4 . (传统文化)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D.“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2023-04-20更新 | 30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六十五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因为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2022-09-15更新 | 9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初二物理总复习(一)《声现象》检测卷
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过声音的音色可辨别乐器的种类D.考场附近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
7 . 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m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关于该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音箱发出的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
C.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
D.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8 . 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______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2020-07-22更新 | 3995次组卷 | 6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六十五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9 . 中华古诗词、俗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C.“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10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它们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2019-11-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初中科学2103】【初一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