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里,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B.“真空罩”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扬声器前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戴耳罩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2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辛弃疾的经典作品,关于诗句中所含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能闻到“稻花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人们区分喜鹊、知了、青蛙的声音是根据音调
C.知了的叫声对夜晚睡觉的人来说是噪声
D.人们能听到蛙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024-06-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多校联考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中国首部大型驻场观念演出《无界·长安》在西安开演,其以“和鸣、霓裳、影人、万象、长安、重圆、共生、传奇”八个不同风格、不同立意、不同维度的创意段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如图所示为“和鸣”演出中的一个片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演出中敲鼓传出的敲击声是由鼓中空气振动产生的
B.场内观众席上观众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C.演出中激昂的鼓点使人心潮澎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整场演出赢得观众的喝彩,所以演出的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2024-05-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陕西省咸阳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4 . 关于如图所示声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优美的笛声是由竹笛振动产生的
B.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力度拨动,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板墙,此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B超”检查身体,主要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是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的开场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敲鼓产生的鼓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B.演员用力敲鼓,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
C.用力敲鼓可以增加鼓声传播的速度
D.对于电视机前看节目的你来说,鼓声是噪声
2024-04-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6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C.城市中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D.电影院内墙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7 . “三棒鼓”是一种集说、唱、演与杂耍于一体的民间曲艺。如图所示,是“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有关部门组织的三棒鼓《安全歌》演出,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市民耳中的
C.歌声优美动听,不可能是噪声
D.市民通过歌声学到了安全知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2024-04-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咸阳市秦都中学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8 . 古筝是汉民族乐器,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被称为“众乐之王”。如图所示是演员弹古筝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古筝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响度增大
C.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D.古筝演奏时发出的声音优美动听,但也可能成为噪声
2024-04-17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咸阳方圆学校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9 . (1)设置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为了在______控制噪声;
(2)如图乙所示是核辐射标志,核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如图丙所示是张贴在加油站的安全标识,禁止穿脱化纤服装是为了避免因______现象产生的电火花使汽油起火。

2024-04-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墙用来减弱噪声污染。下列减弱噪声措施与图中方法相似的是(  )

A.植树种草搞好城区绿化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