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次声波的危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科学研究发现,7Hz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的钢筋混凝土给人造成伤害,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_,用这种_________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播得很远,但可以用__________隔离罩有效阻止这种声波的传播。
2024-02-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减小相关区域的灾害损失。
地震波的频率一般在20Hz以下。其波长很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轻松穿透大气、海水、土壤、岩石等物质。由于地震波频率很低,周围环境对其吸收非常小,传播几千公里时,衰减仅为万分之几,所以其传播的距离极远,能传到十几万公里以外。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6千米/秒,破坏性最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千米/秒,破坏性较强。当横波与纵波相遇叠加后,会激发出面波。横波和面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中传播速度最快就是电磁波了,其速度能达到3×108m/s。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只需要在纵波到达监测点后,通过网络或信息提醒人们做好抵卸横波和面波的准备即可达到地震预警的目的(如图甲)。研究表明,如果提前3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提前10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如果提前60秒预警,则可使人员伤亡减少95%。
  
(1)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 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 ___(选填“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结合图乙,当地震波传来时,能“听”到地震波的动物是 _________
(3)如图甲,若震源距监测点60km,距离受灾群众90km,地震发生后,地震局在 ____秒后能接收到纵波信号。收到信号后,地震局立即发出预警,忽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受灾群众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可供做应急准备的时间为 ______秒。
2023-10-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北京时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024-02-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津县大庄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Hz以下,传播距离也很远,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次声波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如火山喷发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
(1)以下不属于次声波特点的是__________
A.传播远  B.能够绕过障碍物
C.频率高  D.穿透力强
(2)次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__________,人耳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次声波;
(3)结合次声波的特点,请你说出次声波的一个应用:__________
2024-01-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六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5 . 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秒内振动了60次,频率是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能/不能).发生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2016-12-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中学初二第一次调研物理卷
6 . 下列事件中,你认为可能的是(   
A.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海面到海底的距离
B.可以用次声波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C.有些小动物可以预感地震是听到了地震产生的超声波
D.在相同温度和介质的情况下,超声波传播速度快于次声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