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4 道试题
1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C.超声比次声传播速度快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2024-02-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市十二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2018 年 12 月 18 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戴着蓝色镜片的眼镜看红色物体时,看到物体的颜色变成了蓝色
B.会场中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讲话者,是由于光在讲话者身上发生了漫反射
C.开会时手机调为静音状态,这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方式减弱噪声的
D.通过声音可判断讲话人是谁,这主要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能量的知识
2024-02-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摩托车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B.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C.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D.戴上防噪声耳塞
2024-02-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郊尾、枫亭、盖尾初中教研小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行驶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5 . 关于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模仿了蝙蝠探测猎物的原理
B.波形说明音叉和钢琴音调不同
C.蜡烛熄灭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摩托车消声器在传播途径减弱噪声
2024-02-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二中广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限时作业物理试题
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和光一样能在真空中传播
B.所有人耳感知不到的声音都是次声
C.声源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024-02-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7 .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造福人类,但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D.汽车修理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2024-02-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拉二胡时手指不停地在弦上滑动,其作用是改变音调
B.医生用“B 超”检查病人的身体情况,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医院附近静止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阻断噪声传播
D.“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
2024-02-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
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10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停止,发声一定停止
B.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的快得多
D.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
2024-02-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