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01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想起母亲就想哭

韩石山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祖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我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我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她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我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我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儿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儿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我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她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的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你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已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不了一番事业呢?纯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略了后面得蹈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她冲我坐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文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噔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咯,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我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情节“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2.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着,低头往我怀里撞。
3.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4.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

朱自清《背影》)

2024-05-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
2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3)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既写景,点明时令,又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初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战。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厢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厢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原文有改动)

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表现“她”的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____________→重拾希望→②____________→十分感激
2.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3.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4.在杨绛的《老王》一文里,我们感受到了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以善良体察善良”的美好关系。读了本文之后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美好?请结合本文和《老王》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 .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______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2)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感谢有你,让我得到了更多,更多……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感谢你给了我更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2024-04-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济南之春

简墨

①地气一动,人们就开始常说一句话了:济南春脖子短。

②哦,惊蛰了,开始了——是谁,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东西到来,白色的烟团包围了四野,各处弥漫着蠢动的腥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见空地上无端多了些湿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着,像鱼儿吐的小泡泡,这儿一团,那儿一簇——是蚯蚓活动筋骨的痕迹。然后,迎春和连翘不知道谁仿效谁,模样差不多,争着挑出了黄灯笼。然后,很多很多的爱和力量苏醒了,整个大地,寂静中充满响动。

③城内城外的小山们就不用说了,积攒了一冬的绿啊,这时说什么也憋不住,一股脑儿全都倾倒在山坡上,没有了疆域。浆果、灌木、蕨类、草木你推我搡,绞出了汁子,连石头也被这绿泡软了,就要兴致勃勃开出花来。而满城的柳,那是满城的绿啊,如烟似雾,没边没沿地蒸腾、洇染开来。到小阳春,柳絮都飞起来了,柳树的心都飞起来了,它们捉对儿,成球、成团,追逐嬉闹,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们飞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间。这时候,你被柳絮烦恼着,也欢喜着,走在柳絮里,像走在梦里,一切都不真实起来。

④就这样,随着雨一次次的返回,大地寒气散尽,变得整个儿香喷喷的,遍地花开。在街上走着,会生出一种小醉的感觉,精力集中不起来,脑子也有点蒙。花都开得发酵了,像给大地吃上了一种什么药。这种日子,在屋子里根本待不住——你会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户外,舍不得回家。

⑤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闲不住。因为自从迎春和连翘开了门,花朵们的拜访就从来没断过——黄花朵还真是一种急性子的颜色啊,率领着颜色家族众姊妹,用百米赛的爆发力,一刻也不停地前进。它们的洁净叫人简直想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展开,在上面书写诗篇。它们又多有耐力啊,所谓开到荼靡,也还是向前奔着——春至而梅、而樱、而海棠;春深则桃、则李、则丁香;即便春去,还蜀葵,还茑萝、还蔷薇……花朵开了又开,开了又开,将身体里的呼号都给喊了出去。那些大都有着草字头、木字边姓氏的小号们,一百万一千万支地演奏香气。

⑥与香气结伴而来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鸟儿——鸟儿用不同的语言对歌,在枝头跳来跳去,从早到晚都能听见它们的歌唱。头角黑黑、遍身黄嫩的蜂子,腿子肥嘟嘟的,金粉闪耀,裙摆被阳光照透。

⑦在这个季节的尾巴上,济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莲叶平水冒出,小小的叶子,羞涩地抿着嘴唇,打个哈欠就长成了半大小伙儿。它们舒展开来,平铺下身子,躺在水水的软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来。其实,不必着急,到不了小夏天,白腰雨燕低低掠过水面的时候,它们这些绿衣人所盼望的伴侣——“粉衣人,就来到身边了,垂着眼睛,红着面孔。在花下,人们的说话声也温柔起来;过了恋爱年龄的人,又想恋爱一次。

⑧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

(《北京文学》2016年第5期,有删减)

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3.除了从视觉描写春景外,作者还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济南的春景?请各举一例。
4.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而对着莲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样,都是有福之人”的理解。
2024-04-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而人呢,能直立了,自然就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还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文段选自散文集(     )中的名篇(     )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和鸷禽鸟兽”的目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4-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在相应的横线上填空。
(1)《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经过的文章是_________
(2)藤野先生是鲁迅在_______求学时的老师。
(3)《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在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________
(4)“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_________
2024-04-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困难(0.15) |
9 . 默写。
(1)《观沧海》中,描写草木茂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学习后经常温习就能有新的收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学习、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呼吸变得chàng(     )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yòu(     )惑着鼻子和嘴唇。
(2)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fǎng(     )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     )了。
2024-04-2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