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吴均(469~52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9 道试题
1 . 生活在山水之间,寄情于天地万物,让性情荡漾于山水,让生命陶醉于自然,人在自然中,自然在心里。仰视群峰高插云霄,俯视流水九曲连环,湖光山色滋润了眼睛,画山绣水浸润着心灵,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之中,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经典美文。
【甲】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二十三日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五里,攀一尖峰,绝顶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自巅至底,一目殆尽。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胜。下台,山冈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岩石飞突,有平覆如砥。岩侧茅阁方丈,幽雅出尘。

【注释】①宛转:宛转前行。②据:高踞。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经纶世务者。            (            )
(2)山间之四            (            )
(3)绝顶文殊台          (            )
(4)山冈西北溯溪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
3.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
4.从【甲】文泉声清脆,到【乙】【丙】两篇文章写山水美景,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景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乙】【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2024-05-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下面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水皆(piào)碧
B.泠泠(lěng lěng)作响
C.嘤嘤(yān yān)成韵
D.鸢飞(lì)天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天山(           )②猛浪(           )
③千转不(           )④窥谷忘(           )
(3)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作者对富阳江沿途风光的印象和评价是什么?
2024-05-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海南专用)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和《与施从事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下面三篇文章,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①还觅(mì)薜(bì)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屈原《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③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 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
【丙】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①故鄣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绝壁干天:形容山峰直插云霄。③汉:银河。④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⑤春罗:绿萝。⑥被:覆盖。⑦风雨如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天色昏昏的像夜晚一样。语出《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⑧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互相(         )              (2)蝉则千不穷(         )
(3)徒语哉(         )              (4)千竞来(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3.请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4.甲、乙、丙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多种写法描写青山,请找出它们的共同写法并简要分析。
2024-05-15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二十四日。早,抵巫山。县在峡中,亦壮县也。市井胜归、峡二郡。隔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④鸾:凤凰一类的鸟。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互相轩       (2)鸢飞天者       (3)蝉则千不穷       (4)不可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C.乙文写的是陆游登上巫山沿着山路欣赏巫山的奇异景象。
D.两文内容上均有写景,但文体却不相同:甲文为“书,书信”,乙文为“记,日记”。
4.写作中大都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收束全篇,升华文章主旨。甲文却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结尾,是否多余,为什么?
5.唐代诗人元稹写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乙文中哪句话能表达这句诗的意思?请写出来并分析其中情感。
2024-04-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5 .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语。
(1)互相(     )(2)经纶世务(     )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①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2024-04-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6 . 完成下面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仆:自己的简称。②森:众多的样子。③幽岫:幽深的山穴。④葺宇:修建屋舍。⑤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菊花,竹实都是隐士的食物。⑥仁智之乐:《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喜爱。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互相     (            )                 (2)窥谷忘     (            )
(3)葺宇其上 (            )                 (4)徒语哉     (            )
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一处停顿。
既 素 重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4.甲乙两文共同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2024-03-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7 . 编辑组准备将三篇描写浙江的诗文拍摄成短视频,请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甲】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乙】

与朱元思书(节选)

南朝梁·吴均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丙】

渔西坎头记

清·陈阳谷

台郡之东百余里,有地曰渔西,以多山水而名之地,其中曰坎头,陈氏之族聚焉。岗岭回合,独缺其东一面,潮沙之所冲。登高而望,烟云竹树,村落丘墟,历历在目,盖别开一天地也。其地旧分内外两岙,衡宇相望,鸡犬相闻,而弦诵之声,不绝于耳。

离村百余步,其东有潭,曰长江潭。潭之上有亭,其亭翼然,不甚高广,为行人之所憩息。前绕双溪,水声潺潺,萦亩络丘,状若环带。

南望五指一山,掀天揭地,壁立千仞,势若青莲吐空,承仙露而焕彩云。由南而北,怪石异岩,诡状奇形,不可迫视。归乘所云仙人石,是耶,非耶?旁有魁星岩,磊磊落落,气象峥嵘,有掷笔天外之意。峰回路转,屋舍俨然,亦为陈氏之所居地,名下岙。过此则有木杓山,前临大海,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余原与友人禺山憩息其地,恍如成连鼓琴,不觉有移我情之慨。

余思渔西诸景,幽致奇绝,非惟可以入长吉之曩,而并可以入辋川之画矣。夫美不美,因人而彰,兰亭是也,不遇右军,则清流修竹,芜没空山而已。以渔西僻在海隅,苟不得其人而为之点缀,不且发寂寂笑人之叹欤!

(选自《台州乡土语文读本》)


【注释】①衡宇:这里代指房屋。②迫视:迢近并紧盯着。③木杓山:形似木杓,地势平坦。④成连:春秋时名琴师,俞伯牙之师。⑤长吉: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常骑驴,背旧锦囊,作诗即投囊中。⑥辋川:王维,唐代诗人,善画山水,因有别业在辋川,后人称他为王辋川。⑦右军:王羲之,东晋书法家。⑧芜没:荒芜埋没。⑨寂寂笑人:以“邓禹笑人”为慨叹功名迟暮。
【读懂文本】
1.小语和小文探讨【甲】诗的体裁,请你补全对话。
小语:从这首诗的句数和每句的字数来看,它的体裁是(1)______
小文:这种体裁要求_________两联必须是对偶句;且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二、四、六、八句押韵。这首诗押_________韵。
2.小文对【乙】【丙】两文中部分有特殊用法的词语不理解,请你帮忙解释下列加点词。
用法词句释义
通假字窥谷忘(1)__________
词类活用猛浪若(2)__________
一词多义潮沙之所冲(3)__________
陈氏之所居地(4)__________

【拍摄镜头】
3.编辑组要对三篇诗文进行拍摄,以下是部分镜头,请补全镜头脚本。
画面聚焦拍摄画面预期效果
(1)________仰拍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拍出它们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的效果;再俯拍皎洁的月亮在湖心的倒影,拍出它们像一颗闪光的珍珠的效果。俯仰生姿,昼夜变化,松月相映,青白相衬,使如画之景在眼前。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俯拍水中游鱼,展现动态效果,游鱼之下是细小的河石,并且有泉水泠泠作响的声效。(2)_________
前绕双溪,水声潺潺,萦亩络丘,状若环带。(3)__________通过山水相映,视听结合,表现渔西坎头山青水秀、田地肥沃的美丽景色。

【配音朗读】
4.请仿照示例,分析词句中蕴含的情感,并设计朗读脚本。
词句朗读脚本(重音、语气、语速等)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示例:重音落在“息心”“忘反”,语速稍慢,表达作者对富春江美景的喜爱与赞美,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流露出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也包含着劝友归隐的意思。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1)____________

以渔西僻在海隅,苟不得其人而为之点缀,不且发寂寂笑人之叹欤!

(2)____________

【配词解说】
5.编辑组想为短视频配一段解说词,请你结合三篇诗文的内容,帮助完成此任务。100字左右。
【编辑栏目】
6.编辑组准备将三篇诗文编在一个栏目里,请思考诗文内容特点,用一个合适的词语,将本栏目名称补充完整,并阐述理由。
2024-03-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5名校共同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④水皆缥碧,千丈见底。⑤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⑦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⑧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⑨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⑩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⑪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节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四时                    俱:_________________
(2)夕日欲                    颓:_________________
(3)负势竞                    上: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给乙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两文同为描写山水,但山水各具特色。请概括山水的不同特点。
5.两文的作者借山水美景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2024-03-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平山四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巅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暮归,各得一诗。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五泄二》,有删改)


【注释】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北。泄,瀑布。②喷薄:冲激,激荡。③魈:山魈,一种类似猴子的动物。
1.小文在阅读本文时遇到两个较难理解的实词,请你结合相应方法帮她解释。
文言词句学习方法解释
五泄水石。奇绝课内迁移法:风烟(1)
。无青莲之诗查阅词典法:①怨恨。②遗憾。③不满。(2)
2.小文不知道下面句子该怎样断句,请你帮助她。(用“/”断开,限断三处。)
彼 此 谛 观 须 眉 毛 发 种 种 皆 竖 俱 若 鬼 矣
3.小文不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请你帮忙进行翻译。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4.阅读完本文,小文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以下内容,但关键点还有遗漏,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这篇文章与学过的《与朱元思书》均为写景的文章,表达的主旨存在以下异同点。
相同点:两文都赞美了______,都抒发了_______
不同点:《与朱元思书》还体现了_____________ ,本文还表达了__________
2024-02-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水皆缥碧(青白色)B.一百里(表示约数)
C.蝉则千转不(贫穷)D.窥谷忘(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B.第二段前两句分别从侧面和正面写江水的清澈,后一句则突出江水的湍急,描绘出了“异水”的动人之态。
C.“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写映入视野的两岸山林, 以“高”状山, 以“寒”状树,照应“奇”字。
D.“鸢……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2024-02-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