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情境补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7 道试题
1 . 学校开展“同心战‘疫’”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设计主题学习活动方案时找到的一则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纵观五千年发展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生与死的严考验,却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 而愈加坚强,归根结底在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新肺炎”精神等,无疑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始终以【甲】精神作内核,【乙】精神聚力量,奋斗精神支撑, 【丙】精神增动力,牢牢筑起了抵御艰难险阻的“钢铁长城”!


(1)依次给材料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冠(ɡuàn)       强(qiánɡ)                       B.冠(ɡuàn) 强(qiǎnɡ)
C.冠(ɡuān)       强(qiánɡ)                       D.冠(ɡuān) 强(qiǎnɡ)
(2)在材料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峻        ②练                                B. ①峻        ②炼
C.①竣        ②练                                D. ①竣        ②炼
(3)在【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团结     创造     爱国                       B.创造       团结       爱国
C.爱国     创造     团结                       D.爱国       团结       创造
2.一位同学在“致敬最美‘逆行者’”环节中设计了下面的演讲词。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何谓“逆行者”?就是面对危难,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逆行”朝着危险而去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有这样一群人勇敢“逆行”,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冒着极高的被传染风险,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厚厚的防护服遮住了他们的汗水、泪水,但挡不住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病毒的决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甲】医务工作者。

除了奋战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与时间赛跑建设武汉“小汤山”的工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的前线记者、日夜奋战的各行各业的坚守者【乙】这些为抗击疫情无私奉献的人们也可以称得上是最美“逆行者”!

这正是“一袭白衣初心逆行倾华夏凝坚守克时艰”。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逗号       【乙】省略号        B.【甲】破折号       【乙】省略号
C.【甲】逗号       【乙】顿号            D.【甲】破折号       【乙】顿号
(2)你认为在演讲词结尾对联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一袭白衣初心逆行倾
下联:华夏凝坚守克时艰
A.①秉       ②爱心       ③泱泱       ④同心
B.①秉       ②大爱       ③九州       ④众志
C.①用       ②大爱       ③泱泱       ④众志
D.①用       ②爱心       ③九州       ④同心
3.下面是学校“人与自然”主题展览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视人与自然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理想。现代科学也证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休戚相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必须要遵循的客观规律。因此,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               

A.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
B.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系统工程。
C.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工程。
D.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系统工程。
4.有一位同学写了一份主题为“崇尚科学,拒绝谣言”的倡议书,引用了《采苓》中的“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诗句。诗句的意思是对待谣言要有三种态度:不信,不参与,不跟从。《采苓》一诗和我们学过的《关雎》《蒹葭》都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_____
5.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活动专栏上留言。请你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完成小题。
(1)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活动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责任和担当,从古至今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在疫情面前,砥砺前行、胸怀大爱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可爱的人。
C.大自然的任何微澜,都可能掀起人类健康的巨浪。唯有敬畏自然,人类才能生生不息。
D.面对各种传言,我们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不能各抒己见。
(2)一位同学发送了四幅书法图片,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承担责任。下面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     )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A.作品1的字体属于楷书,结构简省,庄严大气。
B.作品2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洒脱奔放。
C.作品3的字体属于隶书,蚕头燕尾,古朴典雅。
D.作品4的字体属于行书,笔断意连,典雅飘逸。
2020-08-27更新 | 5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级三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请将“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活动二:(1)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2)在小组辩论赛环节,主持人出示了一则新闻。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日前,河南南阳一中学举行了一场“手机销毁大会”,老师将数十部从学生手中没收来的手机丢进水桶里浸泡,还砸毁多部手机。此举均当着学生的面进行,有“杀鸡儆猴”之意。校方说,此举得到家长赞同,但也有人说,此举有点过激。


活动三:你的同桌小鱼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鱼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
2020-08-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3 . 【事事关心•家事•舍小家为国家】

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赶往武汉疫情最前线,选择了做一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很多医务工作者也都用自己的选择书写平凡又伟大的人生篇章。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推迟婚礼走上抗疫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2月20日晚,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办公桌抽屉里还没来得及分发的请柬,是他对妻子最大的愧疚!


请你代彭银华医生给妻子写一段临别的话语!(100字以内)
2020-08-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
4 . 下面是小文同学以“家”为关键词整理的部分古诗文的内容,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宀,屋也;豕,猪也”。“宀”下一“豕”,居也。
(1)家是____杜甫热切期盼天下寒士都能拥有宽广、温暖的居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家是游子的眷恋温庭筠写驿路早客的思乡之梦: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商山早行》)
(3)家是戍人的遗憾岑参远在边塞路遇归家使者勾起的伤感: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范仲淹驻守边塞时欲归而不得的矛盾心理: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
(4)家还有更深层的含义:人一旦有了精神家园,便会乐在其中。就如孔子眼里的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2020-08-2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2019年3月30日上午,大众桥附近游人如织,一群身着红衣,挑着扁担的志愿者沿台阶攀登显格外醒目,也迎来过往游客称赞及合影留念。

据了解,这些用一根扁担挑起前后两捆矿泉水的是10名来自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泰山校区道桥1501班的志愿者,体验路线从大众桥北边的台阶到冯玉祥墓附近。这个班级的“挑山工”体验活动是泰山文化进班级系列活动之一。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买来两大捆矿泉水进行体验,共计五十多斤重。对从小缺乏劳动锻炼,尤其几乎未曾挑过重物的学生们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一开始大家的步伐有些趔趄,慢慢地他们掌握了技巧,一番体验下来,大家初步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挑山工的不易。“可能我们跟真正挑山工的实际工作还有很大差别,但是经过一番体验,还是感动于挑山工工作的不易和他们勇于攀登的精神。”班长孙文鹏表示。


(1)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细读材料,补全下面的语段。
活动最后,同学们面对泰山庄严宣誓:           
2020-08-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三)
6 . 初中即将毕业,班级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老师寄语】

你们中间若有人坐着轿子、吹着和煦的风去过千座山,看过千种风景,这样的学生我不欣赏;没有一座山是他真正认识的,千种风景也会①______.我欣赏这样的学生:他在登山时流过汗,②______,这就胜过你们对千种风景的一知半解。我说的山,是指你被荆棘伤过、在山路上跌倒过,采过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顶迎着风喊的山。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和煦_________ nà喊__________
(2)横线①处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浮光掠影          B.刻骨铭心
C.转瞬即逝          D.根深蒂固
(3)横线②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便只看过一种风景,他也做好了去登所有山的准备
B.即便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
C.如果只看过一种风景,他也做好了去登所有山的准备
D.如果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
(4)以下直接解释“老师寄语”含义的一项是(     )
A.要想欣赏最美的风景,就要去攀登最高最险的山。
B.享乐是进取的敌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甘于寂寞。
C.“学则须疑”,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怀疑,善于质疑。
D.只有亲身实践,历经磨砺,才能体验收获真知的快乐。
2020-08-21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史记》。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二十六岁患了耳疾。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了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_____________。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________________;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的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2)读了上面的文字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一段话。(不超过50字)。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


材料二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时间之河奔腾向前,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孹画的宏伟蓝图,同广大青年的成长期和奋斗期高度契合。新时代中国青年,既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恰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青年肩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就当立下“少年心事当拏云”的高远志向,在“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磨砺中_________________,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必胜信念实干担当,才能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建功立业,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1)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2)细读上面两则材料,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大声疾呼:“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百年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庄严宣誓: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0字)
2020-08-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二)
9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河南”过去的定位是“文化河南”、“壮美河南”。然而,这些宣传口号,换给任何一个中原城市似乎都可以。所以,我们无法将“文化”和“壮美”强制性的归为河南的专利。那么,                   ?答案在人们的心智中。以前的“中国”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大中国,而是指“中原”。另外,我们很多的姓氏和历史基本上都是从河南衍生出来的。虽然你走的再远、飞的再高,“河南”都是中国人真正的“心灵老家”。所以,提到“老家”,我们会想到“河南”——“老家河南”。


(1)材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材料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020-08-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10 . 在2020年春节前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风雨共担,许多人做了很多感人的事。他们都是英雄!为此,班级开展“致敬英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访英雄】疫情被遏制,病毒被打败。你有幸联系到曾请命首批奔赴疫情最重的武汉的滨海医院的张医生做一次采访,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向张医生提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英雄】2020年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朋友圈刷屏。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也发一份帖子,表达对这位老英雄的真挚情感。

非常时刻,再没有一个医生比他更受关注,更被寄予厚望,人们更期望从他口里听到最权威的信息和判断。

17年前“非典”时,他喊出了那句著名的“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央视主持人问他:你关心政治吗?

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做到最好,这就是他的最大政治。

17年后,新的疫情袭来,已84岁的他再次披挂上阵。

他匆匆前往武汉,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还临危受命,出任紧急组建的科研攻关组组长。

专访中提及武汉,84岁的他几度哽咽……他坚定地说,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从他的眼里,分明能看出泪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英雄】下面是“我也可以成为英雄”主题班会主持人的结束语,请将它续写完整。

同学们,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英雄细胞,学英雄不是要你做力所不能及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8-16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