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九龄(678-74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晨出郡舍林下

[唐]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注释】①娟娟:美好的样子。②物外:世俗之外。
(1)全诗采用______的手法,借助“______”“片云”“丛筱”等意象,抒发诗了诗人______的胸襟及________的心情。
(2)环境描写在古诗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还能够传递诗人的思想观点和审美意识。请简要赏析颈联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2024-05-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 . 【甲】

庭梅咏

[唐]张九龄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

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

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注释】①本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 737年),当时张九龄因受李林甫排挤,被贬为荆州长史。②那:奈,怎奈。③尚尔:还是那样。
【乙】

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

与展成书

[清]汤传楹

庭前小梅数株绿衣素妆娟好如汉宫人。幽斋无事,静对忘言。或时移书吟咏其下,攀条摇曳,暗香入怀。每当惠风东来,飘拂襟袖,挹其清芬,宛然如见故人。今虽飞琼碎玉,点点青苔,然片光孤影,犹仿佛荀令风流,缭绕左右耳。倘罗浮主人能乘兴而来,巡簷一索,便可吟“楚些”,共招落梅魂也。


【注释】①挹(yì):舀。②荀令:东汉荀彧(yù),亦泛指风雅之士。③罗浮:代指梅花。④簷(yán):屋檐。⑤楚些(suò):招魂歌。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以问句开头,表达对梅花早报春讯的赞叹,突兀而起,令人警醒。
B.【甲】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衬托手法状物抒怀,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C.【乙】文写景俯仰结合,动静相衬,呈现了高山流水之秀美、竹木山石之绚丽。
D.【丙】文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自然流畅,颇有音韵美。
2.请结合诗句内容,为【甲】诗“更怜花蒂弱”一句中的“怜”字,选择合适的义项并阐述理由。
怜:①哀怜,同情;②爱,喜爱。
3.请用“/”给【丙】文中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庭 前 小 梅 数 株 绿 衣 素 妆 娟 好 如 汉 宫 人 。
4.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晓雾将
(2)夕日欲
(3)未复有能其奇者。
(4)每当惠风
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时移书吟咏其下,攀条摇曳,暗香入怀。
6.品读【乙】【丙】两文中的画横线句,分别说说其中有哪些言外之意。
2023-10-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和“情人怨遥夜”看似是对___________的埋怨,实则是抒写诗人的________
2.这两首诗词都写了_________的美好画面,《水调歌头》中,此人领悟了“人生如月,圆满难期”的哲理,以对此画面的憧憬作结,体现了作者______的人生态度;《望月怀远》中,诗人因这画面而生发了浓浓的________之情,在结尾表达了希望在梦里和思念的人相见的愿望,情思缠绵。
2023-06-2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五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晚景

【唐】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路过此处时见到美景有感而发。②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③那:同“哪”,怎,何。④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⑤津:渡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与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津亭”和“客船”。
B.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景象明丽的春江晚景图,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C.颔联作者笔锋一转,写在继续赏景的过程中,心情陡然变得迷茫、惆怅。
D.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余韵不尽,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所展现的画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坐相悦: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芳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2.请自选角度赏析“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两句。
2023-05-02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释】①湖口: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故称湖口。湖口遥对庐山。②红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③紫氛:紫色的水气。④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1.此诗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瀑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2.本诗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2023-01-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送韦城李少府

[唐]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注释】①少府:县尉的别称。②西候:古代主宾之礼中,主人出于对宾客的尊敬,自坐东位,而让客人坐西位。西位为尊位。③青门:泛指城门。
下列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交待了送别的地点和时节。
B.颔联写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传达出诗人对于送别友人的伤感之情。
C.颈联叙事,“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交代送别友人的过程和行踪。
D.尾联抒情,“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显得气度恢宏,积极乐观。
2022-09-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注]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此诗为张九龄受唐玄宗赏识而出任洪州都督后所作。湖口,即江西鄱阳湖湖口,当时归洪州都督府统辖。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万丈红泉”“迢迢半紫”描摹庐山瀑布从天而降、绚丽夺目的壮观景象。
B.颔联中的“下”和“出”,凸显了瀑布越过山间杂树、穿透空中层云的宏大气势。
C.颈联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天气状态下的瀑布美景;晴日彩虹当空,雨天声势浩大。
D.尾联赞叹飞瀑与山、云、天连成一片的恢宏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
2022-06-22更新 | 10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燕

张九龄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①张九龄以直言敢谏著称,因受人诽谤而被玄宗疏远,最终被罢相写下了这首诗。②海燕:在中国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称为海。“海燕”即指燕子。③玉堂:官殿的美称,与下文的“绣户”“华堂”都喻指朝廷。
(1)诗中塑造出怎样的燕子形象?
(2)此诗托物言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志趣?
2022-04-26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10 .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①张九龄终于被贬为荆州长史。②葳蕤(wēi ruí):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③桂华:桂花,“华”同“花”。④林栖者:山中隐士。
(1)下列对古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对偶,描写兰、桂的美好,并以此自喻,抒写自己的高洁品格。
B.颔联,写春、秋时节因兰、桂而美好,流露了诗人对重新“遇时”的渴望。
C.颈联“谁知”引出“林栖者”,表达诗人对山中隐士跟风、附庸风雅的鄙视。
D.尾联以反问作结,加强语气,表达自己坚守本心、荣而不媚的高贵品质。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的画面。
2022-02-11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