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臧克家(1905-2004)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了,跟着的是。这不再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了就。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10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⑪他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

⑫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⑬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的?
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2024-05-2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回答各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但他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了,他自己也没有。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分析选文开头引用闻一多两句话的作用。
2.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
3.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
4.对选段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5.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举例说明。两个即可。
2024-03-3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化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精。如群蚁排衙,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员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你指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何特点?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2.请简要分析选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选文中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选文分析。
4.文中说闻一多先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请你分点列举他的成绩。列举两点即可。
2023-07-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待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速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无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⑫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⑬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对派的揭露和斥责。
B.⑨⑩⑪三段构成了排比,增强了气势,有力地再现了闻一多昂首挺进的革命形象。
C.选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说”了就“做”的特点。
D.选文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揭示了他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2.请简要概括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都“做”了哪几件事情?
3.本文善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请结合画线句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4.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023-07-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凤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选择了臧克家《有的人》这首诗歌参加朗诵会,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作者|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__呵__我多伟大___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上述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          ”!B.:“          !”
C.“            !”D.,            
2.小组将要推选一名同学独诵这首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的诗篇,朗诵爱好者小月和小亮都想参加,他们各有擅长,你认为选谁来朗诵更为合适,为什么?
小月(沉静舒缓)            小亮(激昂豪迈)
2023-07-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云浮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下列对开头两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门见山,照应题目。
B.这里直接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说”的含义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C.闻一多先生的行为与别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
D.引出下文,突出闻一多先生个性张扬、性格豪放的特点。
2.对选文第三段中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是一种比拟的说法,而且照应上文的“文化药方”
B.作者把当时衰微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生病的病人。
C.作者用这句话把“总是头发零乱”忘记吃饭和睡觉的闻一多比作一个病人。
D.“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指探寻让我们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C.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先用比喻,再引用闻一多自己的诗句,表现闻一多先生在研究中的刻苦精神。)
D.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形容文字书写工整美观,赞扬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态度。)
4.下列对选文语言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富于论辩美。
B.选文多使用四字成语或短语,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C.选文语言多用口语,自然朴素,不加雕琢,平实如话。
D.选文融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为一体。
2023-06-2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和做(节选)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但他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了,他自己也没有。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内容。
2.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说说开头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4.闻一多先生前后期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2023-06-0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⑥他了,跟着的是。这不再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了就。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⑩他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⑪他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⑫他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

⑬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⑭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结合选文谈谈如何从内容上理解加横线的句子:“现在,他‘说’了就‘做’”。
2.赏析选段,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①到③自然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方面”是指“作为学者的方面”。
B.第⑤自然段闻一多先生自己肯定了自己的性格:痛快干脆,不怕独裁。
C.段落简短,句子以短句为多,读起来感到力量充沛。
D.第⑩⑪⑫自然段在“说”“做”“言”“行”四个字上加引号,有强调和特定含义的作用。
2023-05-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课内语段《说和做》,按要求回答小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哪些事,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
2.第③段中加点的“精神食粮”和第⑦段中加点的“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回答)
3.从修辞角度,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4.请你联系选段内容分析,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023-05-0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B)“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⑨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⑩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对选文第③段中划线句(A)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做事一向认真专注,钻研古代典籍的状态就像医生开药方一样。
B.闻一多先生兴趣广泛,不仅是诗人、学者,还钻研中国古典医学。
C.衰微的民族要振兴,只有依靠闻一多这样的学者的研究成果。
D.闻一多先生在努力寻找使我们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2.对选文第③段中划线句(B)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是一种比拟的说法,而且照应上文的“文化药方”。
B.作者把当时衰微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生病的病人。
C.作者把“总是头发零乱”忘记吃饭和睡觉的闻一多比作一个病人。
D.“‘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顶是(     
A.选文前半部分主要写闻一多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废寝忘食,着力表现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
B.选文后半部分主要写闻一多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视死如归,着力表现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家”。
C.从先前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到后来的“迥乎不同”,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从钻研学问到参加革命,逐渐觉醒的过程。
D.前半部分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与后半部分的“迥乎不同”,看似矛盾,其实在行动的目的上是一致的。
4.下列关于本文写法和语言特色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精炼、生动、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这是本文的语言风格。
B.选文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不讲究形象只求简洁明了。
C.选文语言多用口语,自然朴素,不加雕琢,平实如话。
D.选文融记叙、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为一体。
5.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三件事表现闻一多先生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2023-04-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