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90 道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1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023-03-2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②临圻:临近曲岸的地方。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1.首句中诗人用“杨柳”这个意象有什么用意?
2.三、四两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3-03-2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第五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你谈谈对第一句中“浩荡”一词的理解。
2.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2023-03-2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4 .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
②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⑤《木兰诗》中写木兰归心似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木兰诗》中写木兰艰苦的军旅生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3更新 | 4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该诗作者是南宋诗人___________(人名)
2.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共2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轮台
夜阑
4.作者借写“铁马冰河”梦境,旨在抒发怎样的情感?
2023-03-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将生活中充满的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表现出来。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7 . 木兰诗(节选)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请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画线的诗句。
2.请写出从侧面表现木兰机智、谨慎的诗句。
2023-03-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种松

宋荦

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

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

日瘦阴还薄,风多响自重。

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


[注释]①日瘦阴还薄:阳光暗淡,阴云迫近。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遇暴风雨,避雨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简要介绍了所种松树的来历——从远处的山峰上移植而来,以及松树的生长情况。
B.颔联描写的是长成之后的松树,其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松树枝干的刚劲有力。
C.颈联“风多”“日瘦”等描写点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阳光微弱、阴云迫近、大风疾吹。
D.尾联采用设问“何必大夫封”,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2.请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的画面。
2023-03-23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四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翻译 | 适中(0.65) |
名校
9 . 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春日五首(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请根据全诗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描述画面。
2.诗歌第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023-03-2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想象中的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
2023-03-23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十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