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唐代,钴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亚的钴蓝着色工艺叠加中国已有的硬质白瓷、釉下彩绘,催生了青花瓷。唐青花传入西亚后一直被模仿,西亚钴蓝彩绘陶器历经数百年不衰,直至元青花诞生,西亚才成为元青花的主要市场。青花瓷作为中西文明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见证,启示我们(     
①经济全球化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挑战
②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来者不拒、兼收并蓄
③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 . 前不久,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时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还配上了中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如今中文之美被更多外国人理解并运用到日常表达之中。这说明了(     
①女宇航员能够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②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③要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④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兼收并蓄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4-03-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2023年5月,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正式开启。某校举办“共享共创博物馆之城”实践活动。
【一起参观博物馆】
北京博物馆活动月研学指南
展览名称展览内容展览地点研学活动目的
影戏人间:非遗皮影展200件展品为脉络,讲述西安皮影戏的发掘和传承中国工艺美术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添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同心筑梦:民族工作伟大成就主题展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团结建设新社会”“携手奋斗繁荣路”“同心奋进新时代的光辉历程蒙藏学校旧址
心影传神:国内外艺术大师自画像展中外博物馆合作项目,精选文艺复兴至当代的世界各地50位艺术大师的自画像作品中国国家博物馆
(1)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填写“研学活动目的”。
【一起来建博物馆】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北京将大力建设社区博物馆、街巷博物馆、胡同博物馆、力争北京老城每个街道至少拥有一座社区博物馆。

朝阳八里庄曾是赫赫有名的北京纺织城。近年来,在居民的大力呼吁下,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启动了一起来建博物馆项目。

居民们有的拿出家里珍藏几十年的宝贝一当年的奖状、工作证,甚至车间里用的茶缸、暖瓶等老物件;有的积极整理京棉老照片、老纺织工口述历史,成立纺织女匠工作室传承技艺等。在这些老工友、老邻居的口中,我们也听到了数十年前那段国营老厂的纺织故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一干就是三十年”“我们一天8小时围着机器转,总不闲着,老一辈建设者对工作的热情也感动着新一代的年轻人。

(2)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建设社区博物馆有什么意义?
2023-06-05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

材料一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该项目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

京剧、茶文化、太极、包子……外国青年踏上“看中国”的奇妙旅程,拍摄出一部部倾注了热情与汗水的纪录短片,带给全世界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开展“看中国”项目的意义。

材料二   《诗经》里有一句诗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个“依依”怎么翻译呢?有个人的答案是—When I left here,Willows shed tear。依依,是因为杨柳不想让我离开,所以才流下了眼泪。给出答案的这个人,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许渊冲用英、法两种语言让世界了解了李白、杜甫,读到了《楚辞》《诗经》,让西方世界领略到中国诗词独特的魅力,他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理想和追求,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2)请运用所学知识,为材料二拟定一个题目。
2020-07-1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半个月前,欧美民众还在为海外华人抢购口罩的行为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戴口罩在某种意义上是作为病人的一种标志。突如其来的疫情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灾难来临之际各个民族骨子里蕴含的独特文化基因。疫情当前,各国之间国情、文化不同,互相难以“抄作业”。这表明(       
①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②要学习各国的一切文化成果
③不同文明之间可以不能相互借鉴
④世界各国文化多样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6 .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然而,随之而来的有关中国游客旅游文明的相关报导也引发广泛关注。在出境游方面,《人民日报》驻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法国:受访者中,一半以上的人对中国游客印象较好,提到中国游客有哪些不文明行为时,33%认为是“公共场合大声说话”,22%说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拥挤,购物时插队“,20%认为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上完厕所不冲水”。

美国:近半数采访者都认为中国游客在美国的文明程度较好。问题可能就是随意拍照,购物时比较喜欢争抢,公共场合说话比较大声,会在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并且会吐痰、乱扔垃圾以及不冲厕所等。

意大利:80%的受访者对中国游客的总体印象是“一般”或“较差”,75%的人认为中国游客总是喜欢在公共场所大声吵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也让人颇为反感。

日本:日本民众、日本旅游从业者认为,中国游客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懂得入乡随俗;但仍有不少中国游客吵闹、不守规矩、喜欢插队,惹人厌烦。


(1)中国游客出游主要有哪些不文明行为?(至少写出四点)
(2)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是什么?
(3)如何提升中国游客的出游形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