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领导人气候峰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材料一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后的气候峰会上,我国宣布了更具体的目标;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材料二   疫苗是战胜疫情、拯救生命的利器。截至2021年4月,中国已经并正向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同时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还在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研发与生产。中国疫苗凭借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充分肯定和广泛欢迎。中国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重要贡献,展现了大国担当。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要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必须坚持哪一项基本国策?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我国是如何展现出大国担当的?
(3)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祖国在行动,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怎么办?
2021-06-22更新 | 4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2 . 分析与说明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422日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鲜明提出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同时指出, 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与会领导人表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全球合力应对,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造福子孙后代。


(1)解决全球面临的气候问题需要各国“共商”“共谋”“合力应对”,这体现了我国首倡的什么理念?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由。
(3)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我国应该怎么做?
2022-06-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中考3月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时实现碳中和。随后,在党的十九届五中会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明确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意味着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材料二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积极有作为,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是如何体现大国担当的?
(2)为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你准备怎么做?
2021-08-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4月22日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与会领导人表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全球合力应对,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造福子孙后代。

中国政府已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


(1)人类命运彼此相依,解决全球面临的气候问题需要各国“共商”“共谋”“合力应对”,这体现了我国首倡的什么理念?
(2)请从我国资源、环境现状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3)为实现“双碳”目标,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试举两例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