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列地理事物,属于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沙丘、沙垄B.角峰、冰斗C.溶洞D.三角洲、冲积扇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表碛位于冰川表面,是由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体。与裸冰或雪相比,表碛覆盖层由于反射率、颗粒大小、颜色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具有独特的热力过程,导致其下覆冰川冰的消融过程不同。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海螺沟冰川区表碛厚度实测数据与表碛热阻系数(对热量传导的阻碍能力)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正确表示表碛形成过程的是(     
A.冰雪融化一冰川侵蚀一冰川搬运B.冰川侵蚀一冰川搬运一冰川堆积
C.冰川搬运一冰川侵蚀一冰雪融化D.冰川侵蚀一冰雪融化一冰川搬运
2.造成表碛热阻系数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海拔高度B.光照强度C.冰川厚度D.表碛厚度
2020-10-21更新 | 672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3)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2020-01-24更新 | 375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4 . “蛇形丘”隆起如堤,弯曲如蛇,脊部平缓,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地貌形成相似的是
A.沙丘B.U形C.海蚀崖D.长江三峡
2.形成蛇形丘堆积物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B.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C.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D.多港湾,主要由古冰川侵蚀形成
2.图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的是(   )
A.流域面积西大东小B.流量季节变化西大东小
C.河床坡度西陡东缓D.西侧为外流河,东侧为内流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亚洲贝加尔湖和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①地壳陷落   ②熔岩阻塞   ③冰川侵蚀     ④海底抬升       ⑤河床阻塞
A.①和②B.③和⑤C.①和③D.②和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