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冰碛土主要来自于冰川表面差异消融产生的碎屑物质、汇入冰川体系中的周围碎屑物及细粒粘土。图为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同一冰川末端表面差异消融的主要因素是(     
A.地质构造B.地面反射C.海拔高度D.光照强度
2.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过程是(     
A.气温回升—冰碛物形成—流水侵蚀搬运、堆积
B.降水增多—水力侵蚀冰碛土—风力搬运、堆积
C.地震发生—冰水沉积物增多—流水侵蚀、搬运
D.冻融风化—冰屑沉积物增多—冰川搬运、堆积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由南北二岛组成,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库克海峡两岸陡峻,位于南岛和北岛之间,常年多风,但有一个季节风力特别强劲,称为海峡的风季。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占该岛70%,其中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这对南岛东、西岸的年降水量产生影响。南岛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64米,山地冰川面积较大,侵蚀地貌发育。图1为新西兰示意图,图2为新西兰南岛库克山的冰川地貌图。


(1)说出库克海峡风季的季节,并解释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2)推测新西兰南岛东西两侧年降水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比较南岛、北岛哪个冰川面积更大,并分析该岛冰川面积更大的原因。
(4)指出南岛库克山冰川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该岛西南沿海海岸线十分曲折的原因。
2023-12-2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冰川常是雪线升高后,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它是一种沿着谷地或坡地缓慢向下蠕动的水岩混合体,由于其形态类似于冰川,但表面通常无裸露的冰体,因此称之为石冰川。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



(1)指出石冰川表面的岩石碎屑层的主要物质来源。
(2)与一般冰川相比,石冰川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弱。对此请做出合理解释。
(3)青藏高原是我国石冰川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说明原因。

4 . 下图为“某游客在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地拍摄的景观照”,图中谷底河流细小,两岸植被迥异,一侧草木葱绿,另一侧百花盛开,颇为神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下切B.冰川侵蚀C.断裂下陷D.河流侧蚀
2.造成该谷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海拔C.土壤D.坡向
3.图示照片最有可能拍摄时间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终碛是冰川暂时稳定时期位于冰川末端的冰川堆积物。堆积作用在冰川末端的一定位置连续进行,终碛逐渐加厚增高,常形成弧状冰碛堤,称为终碛堤。冰川融水在终碛堤外形成的扇形堆积物,称为冰水扇。读冰川末端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终碛堤堆积物的特点是(     
A.大小均一B.排列有序C.相对圆滑D.棱角分明
2.自冰川末端至冰水扇,各部分形成的外力作用依次是(     
A.冰川搬运-冰川堆积-冰水搬运-冰水堆积
B.冰川侵蚀-冰川搬运-冰水侵蚀-冰水堆积
C.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水侵蚀-冰水堆积
D.冰川堆积-冰川搬运-冰水搬运-冰水堆积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其喀尔冰川位于天山西段托木尔峰南部,是典型的大陆型山谷冰川。科其喀尔冰川规模大,消融区的冰川表面覆盖着大量较厚的岩石碎屑一表碛。研究发现,本区域较厚的表碛会抑制冰川消融。全球气候变化在本区映射明显。图为科其喀尔冰川区域位置示意图。



(1)简析科其喀尔冰川规模大的原因。
(2)写出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形成刃脊的地点,描述刃脊的特点并解释成因
(3)判断科其喀尔冰川的消退方向,推测冰川强烈融化过程中对其末端的草地和土壤演化的影响。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2.形成该河谷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
2023-06-15更新 | 310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波堆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属于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河流两岸发育有古代冰川和现代冰川,该河流曾因堆积物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后堰塞体垮塌,湖水外泄。河道两侧堆积物及阶地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堰塞湖的堆积物最可能来源于(     
A.古代冰川B.冰碛物垮塌C.泥石流D.地壳隆起
2.两岸湖相沉积厚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A.堰塞体垮塌后的河流侵蚀差异B.堰塞湖湖水含沙量差异
C.两岸冰碛物颗粒大小存在差异D.早期河流沉积厚度差异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上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箭头表示洋流),左下图分别为该区域内某地沿海的典型峡湾地貌示意图、乙地附近乡村民居的景观照片,右图为该照片拍摄地的气候统计图(曲线表示气温,柱状表示降水量)。



(1)在甲、乙、丁三地中,最有可能出现左下图所示地貌景观的是____地,塑造该地貌的最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2)从洋流的角度看,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1月份,比同纬度大洋西岸的丙地相比,乙地气温____(高或低)、盐度____(高或低)。
(3)结合屋顶和窗户的建筑特色,分析图中所示的乡村民居与当地气候的相关性。
2023-04-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试卷

10 . 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三种典型的冰川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表示的地貌是(     
A.角峰B.刃脊C.冰斗D.U型谷
2.③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B.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C.坦荡开阔,沃野千里D.两壁陡峭,谷底开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