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南坡雪线较北坡低。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如图)。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自上而下厚度增加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

(1)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低的原因。
(2)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增加的原因。
(3)研究表明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尝试做出合理解释。
昨日更新 | 33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挪威是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西海岸多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分布状况,图示意甲半岛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1)说明挪威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降水的影响。
(3)据图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地形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城市分布的影响。
2024-04-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3 .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指出第四纪乙半岛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塑造的地表形态。
(3)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4)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捕捞的不利自然条件。
2024-04-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泰山是一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绵延2000多千米,其中中段位于我国新疆北端。阿尔泰山冰川雪线高度介于2850-3350m,且由西北向东南上升。下图表示阿尔泰山中段南部不同面积等级冰川的数量及面积占比变化情况。受气候变暖影响,图示区域冰川总面积有所下降。

(1)说明阿尔泰山雪线高度自西北向东南上升的原因。
(2)推测面积等级为2-1km²冰川数量占比增加的原因。
(3)有人认为图中面积等级为25km²的冰川面积相对稳定,根据图中数据为该观点阐述理由并分析其原因。
2024-03-09更新 | 31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冰斗和U形谷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因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故常依据不同时期冰斗位置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用U形谷特征判断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图为根据我国西北某山区冰蚀地貌特征而编制的模式化图(忽略局地因素影响)。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F为断层,它改变了冰斗②和③的原始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冰斗形成的先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⑤②B.③⑤⑦C.④⑧②D.⑧⑥③
2.比较两期U形谷形成时期早迟、冰川规模大小,并推断该山区气候的主要变化趋势(     
A.U形谷A形成时期早,冰川规模大,气候先暖后冷
B.U形谷B形成时期早,冰川规模小,气候先冷后暖
C.U形谷A形成时期早,冰川规模小,气候逐期变冷
D.U形谷B形成时期早,冰川规模大,气候逐期变暖
2023-09-01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泰山区域是我国现代冰川分布总体海拔最低的区域。其中喀纳斯河流域在第四纪期间曾发生过多次冰川进退,冰川地貌类型特征明显,尤其是喀纳斯河谷,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分布着多级U型谷,新槽谷镶嵌于老槽谷之中,形成多级台地。考察发现,该流域卧龙湾河段东坡越往谷底,冰川漂砾体积越小,磨圆度越好。下图为喀纳斯河卧龙湾处河谷地形剖面图。



(1)说明阿尔泰山区域现代冰川分布高度总体为我国最低的原因。
(2)判断卧龙湾河段东坡T0-T3级各级台地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判读理由。
(3)推测喀纳斯河谷东坡越靠近谷底,冰川漂砾体积越小,磨圆度越高的原因。
2023-02-08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学业水平考核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芬兰素有“千湖之国”的美誉,国内大大小小的湖泊数量多达18.8万个。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69%。

材料二:芬兰享有“欧洲燕麦之国”的美誉,芬兰燕麦具有体积大、外观好和颜色淡等特点,是高品质燕麦产品的典范。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喜日照。

材料三:芬兰略图(下图)



(1)描述芬兰湖泊的分布特点,并说出芬兰湖泊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芬兰燕麦高品质的原因。
(3)早期芬兰人将木材通过河流和湖泊“浮运”至木材加工厂,请推测“浮运”的主要季节。
(4)某日P点观测到太阳在正北方地平线上,请计算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并说出赫尔辛基该日的昼夜特点。
2023-01-3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V指数描述谷地形态与“V”形的偏差程度,凹谷的V指数>0,而凸谷的V指数<0(如图)。冰川槽谷(“U”形谷)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槽谷的V指数(     
①通常约等于零②通常大于零③随地壳抬升的加剧而减小④随气候变暖的持续而增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对冰川槽谷发育形态直接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基岩岩性B.槽谷朝向C.地表起伏D.冰川规模
2022-11-10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昌市八一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都是侵蚀地貌B.景观③不可能出现在沿海地区
C.④由风化、堆积形成D.景观②多形成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开阔地区
10 . 读西半球某两国国界线处水域纵向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水域的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沉积作用
C.冰川的侵蚀作用D.内力作用
2.关于图中水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水域的航运价值低B.区域内有世界著名的临海型工业区
C.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D.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