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包括砾、砂、粉砂和黏土等物质),覆盖在冰川消融区的部分或全部区域。研究表明,当冰川表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产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海螺沟冰川表磧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海螺沟冰川表碛厚度比1990年增加最厚的海拔范围是(     
A.3000~3250mB.3400~3500mC.5150~5250mD.5500~5650m
2.表碛厚度对冰川消融的影响表现为(     
A.表碛薄,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加速消融B.表碛薄,反射更多太阳辐射,抑制消融
C.表碛厚,反射更多太阳辐射,加速消融D.表碛厚,吸收更多太阳辐射,抑制消融

2 . 石冰川是一种沿着谷地或者坡地缓慢蠕动的冰岩混合体,表面覆盖有隔热性较好的岩石碎块。其最低海拔下限与区域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下限相一致,是典型的冰缘地貌。四川西部的大雪山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其石冰川分布存在坡向差异。下图示意大雪山各坡向石冰川前缘的最低海拔下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冰川中的岩石碎块(     
A.分选性好B.磨圆度好
C.多为流水搬运堆积D.多为基岩风化崩解
2.大雪山南北坡石冰川前缘最低海拔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北坡(     
A.降水较多B.气温较低C.坡度较陡D.风力较大
3.受全球变暖影响,石冰川比一般冰川(     
A.融化快但危害小B.融化快且危害大C.融化慢且危害小D.融化慢但危害大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冰川是指含冰的寒冻风化岩(碎)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的多年冻结地质体,由于其形态类似于冰川,但表面通常无裸露的冰体,因此称之为石冰川。石冰川一般分为倒石堆型、岩屑覆盖型、冰碛型、昆仑山型等,其内部含有大量冰体。下图示意冰碛型石冰川演化过程。


   
(1)推测石冰川主要分布地区,并简述理由。
(2)指出冰碛型石冰川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
(3)说明侧碛沉积物的组成特点。
(4)研究发现,夏冬季冰碛型石冰川向下蠕动较快,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3-10-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4 . 羊背石是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往往成群分布,犹如羊群伏在地面。羊背石可以指示冰川运动方向,判断方法同新月形沙丘,每一小丘两坡不对称,迎冰面坡度平缓,表面留下许多擦痕、磨光面等痕迹;背冰面形成表面参差不齐的陡坡。下图为典型的羊背石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第四纪时,图示地区冰川运动方向是(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
2.背冰面形态特征的主要成因最可能是(     
A.冰川前移,岩块松动脱落B.可溶岩石,溶蚀作用强烈
C.气温较高,冰川融水侵蚀D.岩石多孔,冻融作用强烈
3.同一岩面上出现几组方向不同的擦痕,表明该区域(     
A.冰流方向曾发生变化B.冰川作用方式多样化
C.冰川厚度曾发生变化D.冰川规模变化幅度大
2023-09-28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测评(二)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冰岩崩是指原位巨厚冰或岩体因冻胀、开裂等脱离母体从冰川陡峻处倾倒、崩塌、滚落、滑动的现象,多发生于冰川末端或高位陡峭岩体。下图为冰岩崩引发的冰川型泥石流链式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湖中涌浪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①冰崩体的体积②冰湖的湖岸坡度③冰崩体的运动速度④冰湖的蓄水水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冰川型泥石流链式演化过程反映出(     
A.冰崩体物质组成由复杂变得单一B.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温度保持稳定
C.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变得黏稠D.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物相分层明显
3.冰川型泥石流链式演化过程中,刨蚀作用强烈的过程是(     
A.冰岩崩B.冰湖溃决C.溃决山洪D.冰川型泥石流
2023-09-27更新 | 49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岩石碎屑物,主要分布在冰川末端的消融区表面。研究表明,较薄的表碛物会加速冰川融化,而较厚的表碛物可以延缓冰川融化。下图示意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不同海拔冰川消融速度差异。据此,完成各题。


   
1.较薄的表碛物会加速冰川融化的原因是(     
A.反射率更高B.比热容小,升温快C.隔绝冷空气D.摩擦力大
2.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较高和较低海拔处冰川消融速度慢的原因分别是(     )
A.气温高   表碛物较厚B.气温低   表碛物较薄
C.气温高   表碛物较薄D.气温低   表碛物较厚

7 . 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中的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主要属于古冰期遗迹。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中的景观,是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非木之林”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A.甲——冰川侵蚀地貌B.乙——风沙堆积地貌
C.丙——冰川堆积地貌D.丁——流水堆积地貌
2.甲地的形成过程是(     
①岩浆侵入②外力风化侵蚀出露地表③地壳抬升④冰川侵蚀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2023-09-20更新 | 3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某科考队在我国野外考察地质地貌景观。他们发现了一种珍稀的景观——冰蘑菇(如图)。冰川表面常常分布一些裂隙,它们将冰川分割成彼此基座相连的小冰块。在某些地区,阳光照射加深这些裂隙,最后基座完全消失,形成独立挺拔的冰蘑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巨砾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冰川搬运B.岩浆喷出、地壳下陷、风力侵蚀、冰川搬运
C.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冰川搬运、岩浆喷出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冰川侵蚀、流水搬运
2.推测冰蘑菇的成因是(     
A.山体崩塌,岩块落在冰柱上B.地下冰柱上升,将石块托起
C.石块遮挡阳光,冰块消融慢D.风蚀强烈,石块坚硬耐侵蚀
3.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①昆仑山脉②大兴安岭③峡湾附近④雪线附近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9 . 西天山托木尔峰地区是中亚山地冰川作用中心之一,集中发育着许多大型山谷冰川。该地区规模巨大的冰川消融区表碛广泛覆盖,表碛的厚度对冰川消融影响较大。科其喀尔冰川位于托木尔峰南部,冰川规模巨大。下图为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表碛厚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海拔3000米附近冰川消融量小于海拔3600米附近的主要原因是海拔3000米附近(     
A.太阳辐射强度小B.表碛阻挡太阳辐射多
C.冰川面积小D.平均气温低
2.冰川消融后会(     
A.加快土壤发育进程B.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C.使全球气候变冷D.使冰川地貌广泛发育
23-24高二上·江苏镇江·开学考试

10 .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里。研究发现,形成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B.苏北C.川西D.陕北
2023-09-01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地理试题选择题变式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