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威德尔海(见下图)位于大西洋最南端,深入南极大陆海岸,经常被厚冰覆盖,受南极附近复杂的洋流环境影响,形成了威德尔环流。研究发现,威德尔海大陆架上,尤其是其南部大陆架上,第四纪(距今258万年至今)沉积物质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威德尔海边缘盛行从南极大陆冰盖吹来的下降风,近三十年来该下降风发生总频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导致该变化发生的最关键原因是(     
A.昼夜长短变化B.全球气候变暖C.威德尔环流增强D.地势起伏变化
2.威德尔环流(     
A.流动方向为夏顺冬逆B.a洋流受西北风影响,性质暖湿
C.流动方向为夏逆冬顺D.b洋流受东南风影响,水温较低
3.威德尔海南部大陆架上表层沉积物特点表现为(     
A.垂直分异明显B.磨圆度较好C.存在水平分异D.粒径都较大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挪威是南北狭长的山国,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下图示意挪威地理位置及该国西海岸某典型地貌形成过程。该地貌两岸多悬崖峭壁,两侧的高山顶部冰雪覆盖,山区和该地貌中多瀑布。



(1)描述挪威西海岸某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挪威西海岸有利于该地貌形成的环境特点。
(3)简述挪威西海岸该典型地貌中多瀑布的原因。
(4)分析该典型地貌对挪威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3-07-1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石老人是青岛一处距海岸百米处,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的地标景观。2022年10月3日,这座久经风雨的景观突然坍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老人属于(     
A.角峰B.石芽C.海蚀柱D.风蚀柱
2.石老人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
2023-06-13更新 | 1358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另一版本)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湖是冰川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产生的。中亚阿拉套山属于天山山系,位于天山西部,平均海拔较高。阿拉套山多冰川和冰川湖分布,1990年冰川规模大于5平方千米的冰川数量有21条,占冰川总数的1.77%,冰川面积占1990年冰川总面积的37%;而冰川规模小于等于0.1平方千米的冰川数量多达474条,占冰川总数的39.93%,冰川面积占1990年冰川总面积的2.93%。近年来,该地区冰川大面积消融。下面图甲、图乙分别为1990~2018年中亚阿拉套山北部、南部冰川面积分布及其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1)简述冰川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阿拉套山南部、北部冰川面积差异的原因。
(3)指出阿拉套山南部、北部冰川退缩率的共同特征,并说明原因。
(4)推测阿拉套山冰川退缩对冰川湖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绒布河发源于珠穆朗玛峰北坡,河谷上游海拔约5000米,谷地侧方为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冰碛垄。研究人员科学考察发现,在冰碛垄坡面上分布着高度2.5-20米之间的成群冰碛土柱。这些冰碛土柱的形成发育受冻融、风力、流水、重力等多种外力的综合作用,在生命周期中经历了相对高度先升后降的过程。下图中左图黑色长方块示意本次科考的重点考察区域及剖面线(AB线),右图为珠峰所在定日县的气温统计资料。

(1)结合右图,说明该区域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2)结合下图所示发育阶段,分析冰碛土柱相对高度先升后降的原因。

(3)指出冰碛土柱相对高度降低过程中的坡面变化。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规模的冰川退缩与扩张会影响海平面的垂直变化,也会引起局部地区地壳的垂直变化。终债堤是冰舌前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弧状堤坝,可以显示冰川的变化,进而显示气候的变化。图1示意冰川地壳受力。图2示意某冰川冰舌,2万年以来,该冰川依次发育了甲、乙、丙三道终债堤,其中丙终债堤只在冰川底部保留了残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下面与该地区气温变化相符合的是(     
A.B.
C.D.
2.图2地貌形成过程显示气候变化具有(     
A.间歇性、交替性B.持续性、交替性
C.交替性、随机性D.随机性、间歇性
3.大规模的冰川退缩对地壳、海平面的影响可能是(     
①地壳下降②地壳上升③海平面下降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中的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中的景观,是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非木之林”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地貌B.乙——风沙堆积地貌
C.丙——冰川堆积地貌D.丁——流水堆积地貌
2.甲地的形成过程是(     
①沉积岩形成②岩石风化③地壳抬升④风力侵蚀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3.与丁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     
A.土壤与水文B.植被与岩石C.土壤与植被D.岩石与水文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A.中国B.巴西C.加拿大D.澳大利亚
2.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A.湖泊B.冰面河C.塌陷沉积D.冰下河道
3.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2-10-30更新 | 527次组卷 | 1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多奇峰峭壁。地质史上庐山曾经历过4次冰期,形成了一系列冰蚀地貌景观。庐山脚下的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东岸甲地(见图)附近就有20多万亩沙丘,有“天漠”之称。下图为庐山、鄱阳湖区域图及地质剖面示意图。




(1)说出庐山的地貌名称,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2)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庐山多奇峰峭壁的原因。
(3)分析鄱阳湖东岸甲地“天漠”的成因。

10 . 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下图为我国人民币中四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景观属风力侵蚀地貌
B.③地景观属冰川堆积地貌
C.②地景观属流水侵蚀地貌
D.④地景观属流水沉积地貌
2.①④地貌景观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地表水资源更加丰富B.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C.地形变得更加平坦D.交通运输建设更便利
2023-02-24更新 | 239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