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同一大陆范围内,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在较长时间尺度内存在着相同的时空变化特征,且这种变化特征与气候的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冰川不仅受气候因素的控制,也是一定地形条件下的产物。气候和地形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有别。下图为北半球冰川平均物质平衡和气温偏差之间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山地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与其他三地差异最大的是(     
A.大高加索山B.阿尔泰山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
2.读图可知(     
A.北半球冰川物质平衡与气温偏差呈正比B.全球变暖使北半球冰川物质平衡量减小
C.高纬度冰川与中纬度冰川变化完全一致D.80年代高纬度升温幅度明显高于中纬度
3.地形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有(     
A.初期,地势较陡的山地利于冰川发育B.冰盛期,西欧平原利于冰碛物的堆积
C.冰盛期,地形对冰川的作用最为显著D.末期,位于山谷的冰川消融速度较慢
7日内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2 . 冰碛丘陵是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某研究团队考察中发现,青藏高原东南部波密县境内的波堆藏布谷地中分布着大面积的特殊冰碛丘陵。考察队员推测,冰川向前运动处于停滞状态时,前端与主冰川脱离开逐渐消融,冰川表面差异消融导致碎质物质沉积,形成高达数米的特殊冰碛丘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冰川前端表面差异消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质构造不同B.光照强度不同C.海拔高度不同D.辐射吸收不同
2.对冰碛丘陵的形成过程排序合理的是(     

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2024-04-01更新 | 61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学生全过程纵向评价(三)地理试题
2024·陕西西安·三模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3 . 托来南山6号冰川位于祁连山中段地区的托来南山北坡,无表碛物覆盖,冰面坡度较小,比较平整。图1为冰川厚度等值线图,图2为冰川底部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点中,冰川冰面海拔最高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该冰川(     
A.厚度自中间向边缘逐渐增厚B.流动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C.冰碛物主要分布在冰川北缘D.冰床西南部冰蚀作用较弱
3.冰川消退后期,最易形成湖泊的地点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24-03-16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河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斗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其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位于横断山脉中部的白马雪山某研究区冰斗地貌发育明显且典型,针对冰斗的形态特征和海拔高度,可将本区冰斗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期冰盛期、全新世新冰期)形成的共四个冰斗,Ⅱ时期的两个冰斗范围内有冰川湖(图中深色区域)。研究发现在四个冰斗形成时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下图为该研究区各冰期冰斗位置图。


(1)说明Ⅱ时期冰川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四个冰斗分别对应的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横断山北端中部的沙鲁里山脉的支脉索朗山,约80平方千米的古地貌中发育了40多座冰川湖,它们大多呈线形排列在数条不同的冰川“U”型谷中,形成串珠湖群。串珠状湖泊是指冰川谷纵向起伏不平,冰坎(即冰川谷地中的陡坎)与冰盆相间,冰盆往往积水成湖,或由多道冰碛堤阻水而成。位于横断山沙鲁里山脉的香巴拉七湖是已探明的串珠湖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串珠湖,一湖面积最大,呈长条形,湖水平静,湖水透明度高。二、四、五、六、七湖每年12月封冻,翌年5月解冻。一湖和三湖,一年中最冷月湖面仅有一半结冰,大部分时间都波光粼粼。下图为香巴拉七湖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索朗山“U”型谷中湖泊众多的原因有(     
①山体面积大 ②古冰川覆盖面积大 ③山体坡度大 ④背风坡,流水作用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据材料,导致一湖和三湖,一年中最冷月湖面仅有一半结冰的主要因素是(     
A.湖泊水质B.湖面坡度C.湖水的流动性D.湖泊面积
3.五、六湖合并形成林如错的主要原因有(     
①冰坎坡度较小 ②冰川融水增加 ③湖泊面积较大 ④湖床淤积严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2-27更新 | 438次组卷 | 3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地理(河北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6 . 冰斗湖一般是山地冰川侵蚀而成的冰斗中积水形成的湖泊。牛奶海,位于四川亚丁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冰斗湖。左图、右图分别示意牛奶海冰川地貌及其所在区域。牛奶海地质史上曾被冰川覆盖,目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冰舌在逐渐消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牛奶海冰斗湖形成时期(     
A.冰舌向低海拔延伸B.冰川侵蚀作用加剧
C.冰川搬运作用明显D.冰舌末端海拔升高
2.牛奶海冰斗湖形成过程为(     
A.积雪堆积—冰川侵蚀—冰川消融B.流水侵蚀—冰川消融一水流汇集
C.积雪堆积—冰川消融—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冰川形成—冰川消融
2024-02-2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23-24高三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开学考试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崩是一种冰体(或冰一岩体)快速崩塌的自然过程,由于冰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一般可以延伸到几十千米的范围。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崩灾害事件频发,冰崩成园机理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冰崩灾害往往为长链灾害,最终在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一旦溃堤,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地处藏东南林芝地区米林县的色东普沟,在地壳板块冲撞、挤压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质构造与高山峡谷地貌,近年来气候变暖造成该地区冰川表面差异化变薄(即冰川下部冰面显著减薄,而上部无明显变化)。


(1)从地形影响大气的角度,分析“大拐弯”构造对冰崩形成的影响。
(2)说明青藏地区冰崩对形成长链地质灾害的影响。
(3)判断全球气候变暖与冰崩灾害之间的关系。
2024-02-23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高考仿真卷三(河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峡湾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其形成过程如左图所示。右图所示区域海岸峡湾众多,其陆地部分在末次冰盛期被冰盖所覆盖。距今约1.8万年以来,随着冰盖的逐渐消融,消融区内因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开始逐渐反弹恢复,持续影响着该区域的海岸线位置。


(1)据左图描述峡湾的形成过程。
(2)研究发现,右图所示区域的海岸线近百年来在向海洋方向移动。请对该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冰川是一类特殊的冰缘地貌,主要分布于高海拔高寒地区的低洼地带,由冰核和岩屑组成,具有典型的向下游蠕动特征。雅鲁藏布江中游贡嘎至加查段属高山河谷地貌,东西两段降水空间差异明显,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冰川分布较广,并形成了大量的冰蚀地貌和石冰川。下图示意贡嘎至加查段沃卡断陷盆地东缘的增期曲左岸洪积扇与石冰川分布。


(1)分析贡嘎至加查河段东西降水空间差异特征。
(2)指出石冰川岩屑的形态特征。
(3)指出增期曲洪积扇与石冰川的位置关系,并说明原因。
2023-12-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0 . 表碛的厚度对冰面消融起着加速或抑制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科其喀尔冰川位于西天山托木尔峰南部,其末端海拔3000m左右,地势相对开阔,6~9月平均气温6.8℃,地形上利于消融、理论上也应该是冰川消融最强烈的部位。但实际的观测表明,冰川末端并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冰面湖是由差异消融在冰川表面形成的湖泊,当封闭的冰面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冰面湖会出现溃决。图表示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表碛厚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推进过程中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使周边地区的气候变暖B.形成独特的流水地貌
C.摧毁沿途地区的植被D.促进土壤发育过程
2.科其喀尔冰川末端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表碛厚度大B.冰层厚度大C.太阳辐射弱D.地形坡度大
3.推测冰面湖形成和消亡的过程是(     
①冰面湖溃决,引发冰面湖消亡②冰川表面的消融速度存在差异③高出湖水面的下游冰体不断融蚀出现缺口
④冰面湖的岸边不断融蚀⑤融消速度快的冰面形成洼地,积水成湖⑥冰川表面覆盖的表碛厚度存在差异
A.①②⑤⑥④③B.⑥②⑤④③①
C.⑤①④③②⑥D.④①⑤⑥③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