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2024·江西南昌·二模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地势坡度相对小,西北坡及北坡地形陡峭,南坡雪线较北坡低。该区多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如图)。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自上而下厚度增加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

(1)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低的原因。
(2)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增加的原因。
(3)研究表明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尝试做出合理解释。
7日内更新 | 340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卷押题09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辽宁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2 . 冰碛丘陵是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某研究团队考察中发现,青藏高原东南部波密县境内的波堆藏布谷地中分布着大面积的特殊冰碛丘陵。考察队员推测,冰川向前运动处于停滞状态时,前端与主冰川脱离开逐渐消融,冰川表面差异消融导致碎质物质沉积,形成高达数米的特殊冰碛丘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冰川前端表面差异消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质构造不同B.光照强度不同C.海拔高度不同D.辐射吸收不同
2.对冰碛丘陵的形成过程排序合理的是(     

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2024-04-01更新 | 614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辽宁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热融湖塘是富含冰的多年冻土或大量地下冰融化,地表土层随之沉陷而形成热融洼地并积水形成的湖塘。热融湖塘的发育和演化具有周期性,不会持续向下或水平扩张。在一定条件下,热融湖塘会消失。下图示意连续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发育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图示热融湖塘的发育阶段为(     
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
2.与图示其他阶段相比,②阶段的热融湖塘(     
A.吸收太阳辐射较少B.湖下多年冻土融化较少
C.冬季湖底温度较高D.扩张速度将会持续加快
3.热融湖塘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①降水量明显高于多年平均值③富冰冻土层下部质地较坚硬
②气温明显低于多年平均值④湖区大量沉积物快速积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秦岭主峰太白山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组成。其最高顶拔仙台海拔3767米,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保存有完整的第四季末期冰川遗址。太白山北坡极为陡峻,南坡相对和缓,上部河段为宽“V”形谷,下部河段为宽阔的槽型谷地。下图示意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及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拔仙台可能的地貌类型(     
A.角峰B.火山锥C.岩熔台地D.石柱山
2.南坡下游河段为宽阔的槽型谷地,部分地区可见多级阶地的原因是(     
A.南坡下游河段以下蚀和侧蚀为主,阶地多形成于河流凸岸
B.南坡下游河段河流溯源侵蚀强烈,阶地多形成于河流凹岸
C.南坡下游河段以侧蚀和堆积为主,阶地多形成于河流凸岸
D.南坡下游河段以下蚀和堆积为主,阶地多形成于河流凹岸
3.太白花岗岩的类型和特征是(     
A.属侵入型岩浆岩,常用作建筑材料B.属于沉积岩,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C.属于变质岩,片理结构且质地坚硬D.属喷出型岩浆岩,表面有很多气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里。研究发现,形成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B.苏北C.川西D.陕北
2023-09-01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螺沟冰川位于贡嘎山主峰东坡,自第四纪以来,持久而剧烈的冰川作用塑造了独特的“U”形冰蚀谷。冰期结束后海螺沟冰川退缩显著,在退缩区发育了典型的原生植被演替序列,河谷附近有碎屑物质堆积。20世纪以来,海螺沟冰川退缩进一步加剧。下图为贡嘎山地区构造图及海螺沟地区2005~2018年9月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图。



(1)推测海螺沟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
(2)说出2005~2018年海螺沟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广泛分布山地植被的原因。
2023-08-1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精准预测卷(三) 地理试题

7 . 冰斗是形成在雪线附近的由冰川侵蚀作用而成的三面环山、后壁陡峭的半圆形洼地。根据冰斗底部海拔可以概略估算古雪线位置进而推测古气候条件。下表示意第四纪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某山地东西坡冰斗底部海拔及冰斗面积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千年)东坡西坡
海拔范围(m)平均面积(km2)海拔范围(m)平均面积(km2)
上层冰斗32~174055~41201.94270~44500.86
中层冰斗73~583942~39533996~4057
下层冰斗150~1373703~37103875~3895

1.第四纪以来该地区(     
A.雪线下降,气候转暖B.雪线下降,气候转冷
C.雪线上升,气候转冷D.雪线上升,气候转暖
2.与东坡比较,该山地西坡冰斗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B.地处南北断裂带,地壳抬升明显
C.位于山地的向阳地带,气温较高D.组成岩石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2023-05-18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按照规模和形态分为山地冰川和大陆冰盖,共覆盖地球表面约10%的面积。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可划分为四个生态区域:冰川表面区域、冰川内部区域、冰川下部区域和冰川前缘区域。四个生态区域在太阳辐射、水分含量、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栖息其中的微生物群落在组成、多样性和功能方面具有一定差异。图为山地冰川生态系统示意图。



(1)指出冰川表面区域包含的水循环环节。
(2)比较冰面湖与冰下湖的不同水温特征,并说明理由。
(3)分析冰碛垄的形成过程。
(4)说出山地冰川四个生态区域中生物群落最丰富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2023-02-21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冰川槽谷横剖面一般呈“U”形,其形态的沿程变化反应了冰川侵蚀特征的沿程分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冰川不同部位槽谷横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的主要因素有(     
①冰川动力②基岩性质③植被覆盖率④地壳沉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推测该冰川不同部位槽谷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是(     
A.甲丙乙丁B.甲乙丙丁C.乙丙丁甲D.丙丁甲乙
3.与乙处相比,丙处槽谷横剖面展宽更大,可能是因为丙处(     
A.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流水堆积强
B.位于上游,垂直高差大,冰川侵蚀强
C.位于冰川的交汇处,流水侧蚀强
D.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侧蚀强
2022-09-28更新 | 54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气候变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贡嘎山冰川普遍出现后退、厚度减薄、面积减少等现象,但其东坡冰川(代表冰川为海螺沟、燕子沟冰川)和西坡冰川(代表冰川为大、小贡巴冰川)末端消融速度存在差异。在冰川形成和向下运动过程中侵蚀两侧及底部的基岩和松散物质,使岩块和砂砾等混杂于冰川内部形成内碛,而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研究表明,当冰川表碛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发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部分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



(1)描述1990~2019年间贡嘎山冰川表碛的总体变化特征。
(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说明贡嘎山冰川表碛增多的原因。
(3)表碛的厚度对冰川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做出合理解释。
2022-06-17更新 | 5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三决胜高考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