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0 道试题

1 . 《徐霞客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飚,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典型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景观图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与游记所述地貌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岩石、水文B.气候、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光照
3.下列关于①、②两种地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区B.①地貌迎风坡较陡,背风坡较缓
C.②地貌是典型的风积地貌D.②地貌具有头大、身小的特点
2023-11-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学林教育高中系列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峡山湖位于山东省中部,湖面轮廓呈喇叭状。峡山湖在构造上处于昌邑—莒县断裂东部、高密断裂南部;湖盆西边地势陡,东边较平缓,峡山湖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冲积平原,物源供给水系主要来自西南的洪沟河和北边的潍河。因常年受季风的影响,湖面波浪作用强,波浪将沙体重新搬运,在缓坡带一侧形成了范围较大的沙坝聚集发育区,且沙坝沉积体呈现出下细上粗的反粒序沉积结构。下图示意峡山湖地理位置和沙坝发育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峡山湖在成因上属于(     
A.牛轭湖B.构造湖C.潟湖D.冰蚀湖
2.沙坝沉积区呈现出下细上粗的反粒序沉积结构,主要原因是(     
A.沙坝下部沉积层更致密,抗湖面风浪侵蚀能力强
B.湖底水体沿沙坝上泛,将底部粗粒泥沙带至顶部
C.沙坝两侧受湖水冲刷,两侧细粒泥沙崩塌先沉积
D.沙坝上部受波浪冲刷强,细粒泥沙更容易被搬运
3.沙坝沉积体的主要特征是(     
①东侧坡度缓,西侧坡度陡②东侧坡度陡,西侧坡度缓③沉积体厚度自边缘向中部逐渐变薄④沉积体厚度自边缘向中部逐渐变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 . 下图为某科考队在我国西部某高大山地不同地点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两谷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风力侵蚀,流水侵蚀B.冰川堆积,流水溶蚀
C.冰川侵蚀,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2.两图所在地区(     
A.可用BDS适时监测滑坡体B.通过RS及时预报山区路面状况
C.用GIS监测冰川面积变化D.运用GPS判断森林着火点位置
2023-11-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的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世界第三大冰原,菲茨罗伊峰为巴塔哥尼亚冰原上的花岗岩山峰,山体垂直方向的节理(岩石裂隙)发育。下图示意菲茨罗伊峰的位置及垂直节理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第斯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A.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向运动
B.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离运动
C.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相向运动
D.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相离运动
2.菲茨罗伊峰侵蚀较为严重的坡向及外力作用是(     
A.西坡风力侵蚀B.东坡风力侵蚀
C.西坡冰川侵蚀D.东坡冰川侵蚀
2023-11-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5 . 阅读《北欧游记》(节选),完成下列问题。

Day1:7月14日当地时间下午5时,飞机着陆瑞典斯德哥尔摩机场。太阳高高地挂在西方天空但光线并不强烈。在斯德哥尔摩游玩的两天中,满目是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和无尽的湖光山色。

(1)导致瑞典夏季日照时数长而太阳辐射强度较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瑞典湖泊众多是因为____(地质年代)大冰期时冰川规模大,分布多,地形以山地为主,冰川的____作用显著,形成众多的槽谷和洼地。同时,冰川的____作用也显著,洼地积水,形成众多冰碛湖。

Day4:从斯德哥尔摩出发在飞机上俯瞰着无垠的森林、广袤的山峦、缭绕的云雾,很快就来到一片山海相交之地——卑尔根。乘船去北部不远的松恩峡湾(最深的峡湾,长达204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发现两岸山峦起伏,层林叠翠,溪流湍急,峡湾内则是一泓静谧的海水……

(2)挪威的森林以云杉和松树为主,这些树种属于____(填“裸子”或“被子”)植物,促使其繁盛的能量来源是____。地势落差____,河流较短促,溪流湍急,给挪威带来丰富的____资源。
(3)试从地貌成因、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等方面比较松恩峡湾与其两侧山地峡谷的不同。
地貌成因地貌特征水文特征
峡湾____________
峡谷____________

Day7:从卑尔根到罗弗敦群岛,从飞机上向下瞧,平静的海面上,嶙峋陡峭的花岗岩岬角倏然隆起,远处的山峦好似连在一起,铸成一道天然屏障,隔断了北冰洋风浪,才使这里的海湾清澈、平缓。驱车漫游,湛蓝的天空下出现了大片白色的沙滩,梦幻般的午夜阳光将绿树染成铁锈红……

(4)岬角是半岛前端凸出在海中的____(填“陡峭”或“平缓”)、狭窄的尖角。在海浪不断侵蚀下,岬角海岸通常会出现________等海蚀地貌。而游人所见的大片白色沙滩是____作用的结果。
(5)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挪威和瑞典____(填方位)是夏季观赏午夜太阳,冬季追寻____(天文现象)的理想之地。
2023-11-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当冰川的终端位置暂时稳定时,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称为终碛垄。终磧垄是古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终碛垄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流水堆积D.冰川堆积
2.图示地区,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变动,反映(     
A.气候逐渐变冷B.气候逐渐变暖C.气温反复升降D.气候持续稳定
2023-11-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甲乙丙三幅图分别示意我国部分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甲乙丙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浪堆积B.风力侵蚀冰川堆积流水堆积
C.海浪侵蚀冰川堆积海浪堆积D.海浪侵蚀冰川侵蚀流水堆积
2.图示地貌(     
A.①②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B.③所示的角峰多出现在高纬度地区
C.①地貌表示的是海蚀平台D.丙地貌沉积物由内至外粒径逐渐增大
3.甲图中①、②两处地貌间的距离演变趋势是(     
A.逐渐变近B.先变近,后变远C.逐渐变远D.先变远,后变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如图为峡湾地貌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地形剖面图。能正确演示峡湾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①—②D.②—③—①
2023-11-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新西兰独特的地理位置、茂密的森林、巍峨的火山和美丽的峡湾,使它成为理想的旅游之地。在新西兰抬头看天,除了能看到各种类型的云,运气好还可以看到炫目的极光。新西兰的铁路多呈南北走向且分布在沿海,在新西兰乘坐火车欣赏湖光山色,是十分惬意的旅行体验。下图为新西兰南、北两岛的区域图以及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的景观图。



(1)说出新西兰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新西兰的铁路呈南北走向且分布在沿海的原因。
(3)推测在新西兰观测极光的最佳季节,并说明最佳观赏时机需要满足的条件。
2023-11-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甲区域某地的地貌景观图,图3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图示区域太阳辐射较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导致太阳高度小;受太阳风影响,高纬度地区极夜期间常欣赏到__________现象。
(2)图1中挪威西部沿海海岸线非常曲折,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地质年代)大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川广泛发育,__________作用显著。
(3)图2所示地貌为__________,据图描述其地貌特征。
(4)据图3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2023-11-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