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塔哥尼亚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独特,有“世界的尽头”之称。巴塔哥尼亚山脉属安第斯山脉的南段。在狭长的山脉中,众多塔状尖峰和冰川交错分布,是全球第三大冰原区,成为全球研究冰川地貌的重要地区。

材料二:7000万年前开始,该地区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火山活动,熔岩形成了发育良好的垂直节理山体。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百内国家公园塔状尖峰景观。



(1)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冰川面积广大的原因。
(2)简要分析百内国家公园塔状尖峰形成过程中,受到哪些外力作用的影响。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2 . 一般而言,可依据不同时期冰斗位置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用U形谷特征判断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下图是根据我国西北某山区冰蚀地貌特征而编制的模式化图(忽略局地因素影响)。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F为断层,它改变了冰斗③和⑤的原始位置。据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冰斗底部的高度可推断(     
A.雪线海拔B.积温大小C.年降水量D.寒潮频数
2.下列冰斗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⑥⑧⑦C.①②⑦D.③④⑧
3.两期U形谷前期宽后期窄,说明(     
A.降雪量增加B.冰川活动规模扩大C.冰川面积增大D.当地气候变暖
2023-05-16更新 | 58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第四纪冰期,斯堪的纳维亚冰盖面积达到660万平方千米,向南覆盖广大欧洲地区。目前冰盖消失,海岸线退缩。下图示意波罗的海及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边缘排水方向。研究表明图示T沉积物形成于冰下隧道的环境中,流水挟带物质沿冰下隧道排入大西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下隧道的形成与扩张得益于(     
①冰川运动,裂隙发育       ②板块挤压,断裂发育
③流水下渗,不断侵蚀       ④海水入侵,不断侵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冰盖消融,该地(     
A.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面上升幅度B.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面上升幅度
C.陆面上升幅度小于海面下降幅度D.陆面上升幅度大于海面下降幅度
3.斯堪的纳维亚冰盖的存在与消融,导致(     
A.消融时地表吸热减少B.消融时北大西洋暖流增强
C.消融后地表趋于平坦D.消融后海岸形态趋于曲折

4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山地冰川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其冰川融水为下游居民提供水源,保障下游居民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东帕米尔高原山体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冰川分布海拔多在5000m以上。本区域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属于大陆性高山气候,区域内年降水量较小(75~100mm)。图a示意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冰川年平均运动速度变化,图b示意不同规模条件下的冰川年平均运动速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帕米尔高原冰川分布面积大的原因有(     
①绝对海拔高             ②地表径流丰富             ③高寒气候             ④水汽来源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据图分析,该地区冰川运动速度的特征不包括(     
A.同一坡度范围内,冰川规模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B.南坡为阳坡,冰川消融快,运动速度慢
C.冰川运动速度的年内变化主要受厚度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D.坡度大于40°的冰川数量较少,规模小,运动速度较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其界限大致可以根据5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线进行划分,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区为大陆性冰川区,大于500毫米的地区为海洋性冰川区,冰舌末端可能到达海拔3000米附近。帕隆藏布流域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典型分布地区,流域内冰碛台地等地貌广布,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比较频发。川藏铁路穿过帕隆藏布河谷,以冰碛台地作为布线的优选地,不同于传统利用河流阶地布线的做法。图中示意帕隆藏布流域及其河谷两侧立体地貌分布。



(1)分析帕隆藏布流域海洋性冰川广布的原因。
(2)指出帕隆藏布流域冰碛台地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形成过程。
(3)分析冰碛台地成为川藏铁路优选地的原因。
2021-09-16更新 | 1955次组卷 | 1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