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新西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冰川发育,现代冰川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其中,南岛多峡湾地貌发育。下图示意新西兰海陆及地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新西兰南、北二岛冰川发育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岛更多,海陆轮廓B.南岛更多,年降水量
C.北岛更多,纬度位置D.北岛更多,海拔高度
2.新西兰南岛中,峡湾地貌主要位于岛屿的(     
A.东北部B.东南部C.西北部D.西南部
3.与夏季相比,冬季西北气流势力特点及其对南岛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是(     
A.更强,促进冰川物质积累B.更强,加快冰川消融
C.更弱,促进冰川物质积累D.更弱,加快冰川消融
2024-04-29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一中等学校联考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阿尔泰山附近,距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约60km。友谊峰区主要由浅海—海相变质碎屑岩和侵入的花岗岩等组成。阿尔泰山喀纳斯流域冰川广布,冰蚀作用强烈,冰川地貌随处可见。喀纳斯湖两侧崖岩林立,断层痕迹清晰,是第四纪冰川和构造断陷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喀纳斯湖形成过程(a-b-c三个阶段)示意图。

(1)简析喀纳斯流域冰蚀作用强的原因。

(2)简述喀纳斯湖的形成过程。

(3)说出喀纳斯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023-10-05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舌指山岳冰川从冰川发源处流出的舌状冰体。天山一号冰川位于天山中段天格尔峰北麓,海拔为3850m,天山一号冰川分布区两侧的坡地基本上都是裸露的岩石,鲜有冰川分布。冰舌的末端分布有夹杂着碎石的泥质堆积物,越往末端泥质堆积物占比越高。下图示意天山一号冰川景观,图中绘制了2001年、2008年和2018年冰舌末端的空间位置。


   
(1)指出2001~2018年天山一号冰川冰舌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的影响。
(2)分析天山一号冰川分布区两侧坡地鲜有冰川覆盖的原因。
(3)指出天山一号冰川冰舌末端堆积物的主要来源。
(4)从流水作用角度分析天山一号冰川冰舌越往末端泥质堆积物占比越高的原因。
2023-06-18更新 | 3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冲刺卷(三)文综地理试题

4 . 冰川按照规模和形态分为山地冰川和大陆冰盖,共覆盖地球表面约10%,长期以来这些地区被认为极不利于生命的繁衍。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划分为冰川表面区域、冰川内部区域、冰川下部区域和冰川前缘区域四个生态区域。下图示意山地冰川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地区极不利于生命繁衍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B.面积较小C.冰面坡度大D.冰裂隙多
2.相较冰面湖塘,冰下河湖(     
A.温度低,水温变化大B.温度低,水温变化小
C.温度高,水温变化大D.温度高,水温变化小
3.①处最可能形成(     
A.沙垄B.冲积扇C.沙坝D.冰碛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规模的冰川退缩与扩张会影响海平面的垂直变化,也会引起局部地区地壳的垂直变化。终碛堤是冰舌前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弧状堤坝,可以显示冰川的变化,进而显示气候的变化,图1为冰川地壳受力示意图,图2为某冰川冰舌,2万年以来,该冰川依次发育了甲、乙、丙三道终碛堤,其中丙终碛堤只在冰川底部保留了残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气温变化符合(     
A.B.
C.D.
2.图2地貌形成过程显示气候变化具有(     
A.交替性   随机性B.持续性   交替性C.间歇性   交替性D.随机性   间歇性
3.下列情况符合冰川退缩、扩张对地壳、海平面影响的是(     
①冰川退缩引起地壳上升、海平而上升②冰川退缩引起地壳下降、海平面下降③冰川扩张引起地壳下降、海平面下降④冰川扩张引起地壳上升、海平面上升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6 . 在冰川的末端,由冰川运动携带的砂石因冰川融化会在冰舌前缘与侧面持续堆积、增高,逐渐形成一条弧形垄岗状地貌一冰碛垄。如图为青藏高原某地区不同年代冰碛垄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关于图中冰碛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堆积物磨圆度好,分选度高B.早于24.4万年前的可能已受外力侵蚀
C.距今约1万年的形态最完整D.其凸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
2.对图示时期该区域多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B.流量持续增大
C.流程总体变长D.有凌汛现象
3.在任一高大冰碛垄的形成过程中(     
A.气候持续稳定B.气候逐渐变暖C.气候逐渐变冷D.气温反复升降
2023-04-28更新 | 3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考二诊地理试题

7 . 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体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缓慢移动的混合体,常见形态有舍状和叶状等。石冰川是高寒山地环境下的产物,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据此完成问题。



1.影响石冰川形态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冰岩比重D.地形地势
2.岩屑堆的形成过程是(     
①冰川运动②冰体融化③碎屑堆积④吸纳碎屑
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④②③D.③④①②
3.石冰川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弱于冰川,是因为石冰川(     
A.分布地区太阳辐射弱B.内部冰体的储量较少
C.表层岩石碎屑隔热好D.前端植被调节气温强

8 . 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组成的一种冰岩混合体,其表面是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谷地向山下移动。根据石冰川内部所含冰的类型,可以分为冰核型石冰川和冰胶结型石冰川。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构成石冰川的岩石碎块(     
①磨圆度较高②棱角分明
③多为基岩风化崩解④多为流水搬运堆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全球变暖趋势下,与传统冰川相比,石冰川融化速度(     
A.接近传统冰川B.较快C.较慢D.无变化
3.石冰川融化可能引发(     
A.泥石流B.崩塌C.热融滑塌D.地表塌陷
2022-06-17更新 | 6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考前模拟题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半岛西部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陡峭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东部则形成了众多平行分布的河流和湖泊。

卑尔根以多雨闻名,一年平均降雨量最高达2578毫米,又被称为“雨城”



(1)比较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河流水系特征的差异。
(2)推测图中波罗的海盐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3)分析单尔根被称为“雨城”的原因。
(4)说出形成半岛西侧宽阔幽深峡湾地能的地质作用,井防建该地貌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4-20更新 | 33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阳民中、贵阳九中、贵州省实验中学、贵阳二中、贵阳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四)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第四纪冰期时,中国东部海平面下降了130-150m,裸露的渤海陆架呈现荒漠化景观,在外力作用驱动下,沉积形成了多种黄土地貌。随着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部分黄土理藏于海底,部分黄土出露在沿岸(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四纪冰期海退期间,出露的渤海陆架(     
A.坡度较大B.黄土质地均匀
C.表层湿润D.风蚀强烈
2.随着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将导致(     
A.出露黄土面积扩大B.沿岸黄土逐渐蚀退
C.黄土平均粒径减小D.黄土矿物成分改变
2021-03-23更新 | 593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