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位于大西洋北部的冰岛是一个火山岛,地质活动频繁,有数百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几十座;同时岛上约八分之一的面积被冰川覆盖,被誉为“冰与火之岛”,下图是冰岛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岛西北沿海的海岸线与其东南沿海的海岸线相比更加曲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河流C.西风D.冰川
2.苔原带是冰岛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但岛上不少地方也分布着斑块状的草甸,其最可能分布在(     
A.温泉处B.海岸边C.火山顶D.悬崖上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万年前,阿拉斯加东南部海拔1500米以下附近地区都被冰原覆盖着。如今海拔较低处谷地已经变成了峡湾(如图所示)。当地峡湾景色迷人,从冰原延伸而下的冰川直接冲入海中。在峡湾岩壁处生长着茂盛的温带森林,冰川和森林犬齿交错分布。



(1)说明两万年以来,阿拉斯加东南部峡湾的形成过程。
(2)分析阿拉斯加东南部峡湾冰川和森林犬齿交错分布的原因。
2022-08-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8月)地理试题
3 . 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B.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C.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D.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2022-03-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其界限大致可以根据5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线进行划分,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区为大陆性冰川区,大于500毫米的地区为海洋性冰川区,冰舌末端可能到达海拔3000米附近。帕隆藏布流域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典型分布地区,流域内冰碛台地等地貌广布,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比较频发。川藏铁路穿过帕隆藏布河谷,以冰碛台地作为布线的优选地,不同于传统利用河流阶地布线的做法。图中示意帕隆藏布流域及其河谷两侧立体地貌分布。



(1)分析帕隆藏布流域海洋性冰川广布的原因。
(2)指出帕隆藏布流域冰碛台地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形成过程。
(3)分析冰碛台地成为川藏铁路优选地的原因。
2021-09-16更新 | 1955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半岛西部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陡峭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东部则形成了众多平行分布的河流和湖泊。波罗的海的海水含盐度约为7‰~8‰,远低于世界海水的平均含盐度。



(1)从气候和地形角度,说明半岛东部形成众多平行分布的河湖的原因。
(2)据图指出半岛西部海岸线的特点及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试分析半岛东部海域盐度低的原因。
2021-09-03更新 | 512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塔哥尼亚冰原之上的雪山大都由花岗岩组成,山体垂直方向的节理(岩石裂隙)发育。雪山多呈塔状,山峰的崖壁近乎垂直,如一根根针锥插在山上,尖峭挺立。其中位于人迹罕至的菲茨罗伊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海拔3359米,相对高度1951米),成为无数登山爱好者、攀岩者的圣地。近年来,巴塔哥尼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塔状尖峰和冰原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甲示意巴塔哥尼亚冰原和菲茨罗伊峰位置,图乙示意菲茨罗伊峰景观和岩石节理结构。



(1)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雪山塔状尖峰形成的过程。
(2)简析菲茨罗伊峰难以攀登的缘由。
(3)分析巴塔哥尼亚冰原地区游客的增加对当地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挪威盛产三文鱼,这个不大的国家,三文鱼出口量占到全世界的53%。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颇受中国食客的喜爱,部分食客喜欢生吃三文鱼。下图为欧洲局部及挪威周边放大图。

材料二:挪威海岸线蜿蜒曲折,拥有全世界最壮丽的峡湾景色。李明同学在挪威游学自驾时,发现当地人和游客均是通过渡轮来跨过峡湾,没有见到横跨峡湾的桥梁。



(1)分析挪威三文鱼出口量大的原因。
(2)分析挪威三文鱼品质优越、肉质鲜美的主要原因。
(3)波罗的海为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分析其盐度低的原因。
(4)试分析挪威峡湾地带很少有桥的原因。
2021-08-31更新 | 115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欧洲相似,第四纪时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下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材料二:大西洋鳕鱼是一种冷水性底栖鱼类,好群居。幼年以浮游生物、成年后以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食量大,生长快,可长至两米。甲附近海域(如下图)曾是大西洋鳕鱼的主要集聚地,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


材料三:二战后的现代化工业催生出超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轮,它们如铁扫帚般粗暴的扫荡着海洋资源。鳕鱼捕捞后就在船中冷藏,运到欧美市场后仍是鲜活的,它们一小时的捕获量远超昔日小渔船的数月所得,庞大的捕鱼网兜掠过海底,除了鱼群在劫难逃,连海底生态也被破坏殆尽。


(1)描述乙半岛东北部峡湾的形成过程。
(2)分析乙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主要成因。
(3)分析甲附近海域渔场兴衰的原因。
(4)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021-08-30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芬岛是加拿大地盾(指大陆地壳上相对稳定区域)的延续,第四纪冰期晚期,它与陆地分离而成岛屿。岛上山脉几乎纵贯东部,海拔为1500-2000m,上覆有冰川(如图),其西侧的福克斯湾沿岸为低地。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巴芬岛成为北极探险的天堂,也是观测极光的绝佳地点。



(1)说出巴芬岛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并推测巴芬岛的形成过程。
(2)分析冰川多分布在巴芬岛东部的主要原因。
2021-08-2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瑶海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文化素养测试地理试题

10 . 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前者冰温(℃)恒为负,后者接近0℃,下表为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下图表示两山区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冰川代号朝向物质平衡毫米/
天山T1N-423
T2NE-116
T3W261
阿尔卑斯山H1N-455
H2NE-381
H3NW56
H4SE27

1.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到海距离B.主导风向C.冰川覆盖D.山地坡度
2.1990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的变化指示出(       
A.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B.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
C.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D.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3.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是(       
A.所处山体隆起B.臭氧空洞扩大C.全球气候变暖D.山地林线上升
2021-08-23更新 | 6848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考前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