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土壤管理、气候、植被覆盖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下图示意贵州省安顺花江大峡谷区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花江大峡谷山麓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A.叶面多呈革质,表面光滑B.树干粗大,状如纺锤
C.根系发达,形成板状根D.叶片多呈纸质,秋季枯黄凋落
2.花江大峡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成因是(     
A.表聚现象明显,淋溶作用弱B.表层500米处最低,人类活动频繁
C.表层900米处最低,高山草甸广布D.表层1100米最高,有机质分解慢
2023-06-07更新 | 608次组卷 | 11卷引用: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

2 . 高黎贡山地处横断山区,当地孕育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的美称。丰富的鸟类是高黎贡山地区极高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下图为高黎贡山中段鸟类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黎贡山中段鸟类最丰富的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A.湿性常绿阔叶林B.河谷稀树灌木草丛
C.寒温带针叶林D.高山草甸
2.高黎贡山1800米以下鸟类的物种数相对较少的原因可能有(     
①降水丰富,湿度过大                    ②人类活动干预多
③气候干燥,植被稀疏                    ④众多食鸟性动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高黎贡山中低海拔的鸟类物种数在冬季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     
A.中低纬地区鸟类迁徙B.正处在鸟类繁殖时期
C.高海拔鸟类垂直迁徙D.冬季栖息地环境改善
2023-04-14更新 | 57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高原的碧塔海流域从谷底到山顶依次发育了湖泊、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森林和灌草丛等高原景观,且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研究发现,1955~2005年间该流域的景观发生了明显的演变(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碧塔海流域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情况

年份景观类型及面积/hm2
公路沼泽化草甸湖泊合计
19551511.8216.948.39180.280.0064.78162.791945.00
19741603.7013.488.3991.860.0064.78162.791945.00
19811615.1011.788.3982.160.0064.78162.791945.00
19941637.667.018.3964.370.0064.78162.791945.00
20051646.615.958.3954.561.9264.78162.791945.00
1.影响该流域1955~2005年景观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降水C.光照D.气温
2.表中代表森林景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该流域森林景观的演变方向是森林分布(     
A.最低海拔和最高海拔都升高B.最低海拔和最高海拔都降低
C.最低海拔升高,最高海拔降低D.最低海拔降低,最高海拔升高
2023-03-25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3高三·福建·专题练习

4 . 长白山海拔约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乔木)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1986年一次台风风灾使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气候条件类似的北坡未见侵入现象。现状显示,较低海拔处的斑块数量小但面积较大,较高海拔处小叶章斑块面积较小但数量较多。侵入后,西坡苔原带本地灌木数量明显减少,草本植物逐渐增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在长白山西坡形成风倒区对小叶章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土壤肥力提高B.水分条件改善C.光照效果改善D.种内竞争减弱
2.小叶章在不同海拔入侵斑块存在数量、面积的差异,与之关联度最大的因素是(     
A.区域条件B.演替时序C.人为干预D.气候变化
2023-03-19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福建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 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C.植被稀疏D.叶面宽大
2022-02-13更新 | 40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6 .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县多年年均降水量466.7毫米,年均蒸发量891.2毫米。自1998年起,该县在荒山及坡地营造水土保持林,主要造林树种有油松、刺槐、山杏、沙棘等,受自然条件和植被生长习性影响,四种防护林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下表示意四种防护林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分布特征
海拔(米)坡向范围(度)
刺槐1410—15100°—20°;50°—62°;82°—95°;277°—360°
山杏1446—15530°—100°;280°—360°
油松1380—14520°—100°
沙棘1366—15620°—74°;281°—360°
注:坡向一般以正北方向记作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得角度为坡向角度。
1.该地适生坡向范围最小的防护林类型是(     
A.刺槐B.山杏C.油松D.沙棘
2.四种防护林在135°—225°坡向范围内几乎都没有分布,最可能是因为该坡向范围内(     
A.降水量少B.蒸发量大C.土层薄D.坡度大
3.多年观测显示,曾经作为先锋树种的沙棘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逐渐被油松等其他乔木取代,由此反映了当地(     
A.水土流失加剧B.生态环境改善C.种间竞争减弱D.光热条件改善

7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指数越高代表植被覆盖状况越好。下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区、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区NDVI均值年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代表三江平原NDVI均值年际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示①区域NDVI均值较高,直接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D.土壤肥力
3.2005~2007年该区域最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水土流失加剧B.气温升高C.沙尘暴减弱D.降水增加
2023-05-13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二十大报告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每年挟带大量泥沙入海,在入海口附近形成黄河三角洲。潮滩是海岸带的一部分,随潮汐涨落而淹没和出露。下图为2000~2020年黄河口潮滩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原生自然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阔叶林
2.伴随潮滩的变化,甲处的植被将(     
A.茎叶小根系发达B.形成常绿阔叶林
C.由湿生向陆生过渡D.向耐盐种类发展
2023-01-09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9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左图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右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主要是(     
A.硬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②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③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蒸发加剧,土壤变干④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3-07-27更新 | 14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10 . 下图示意了我国北方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和目前的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图示区域原来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造林选用的树种主要为(     
A.耐旱的常绿阔叶林B.耐涝的热带雨林
C.耐旱的落叶阔叶林D.耐寒的亚寒带针叶林
2.在相同养护条件下,AB线附近树木的存活率明显高于CD线附近,其主要原因是(     
A.AB线为山谷线,集水量大B.AB线为山脊线,光照充足
C.CD线为山谷线,热量不足D.CD线为山脊线,土层较薄
3.调查发现,在E所在坡面植树成活率低,主要原因是该坡面(     
A.光照强,水分蒸发旺盛B.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C.降水少,土壤水分不足D.土层薄,土壤较为贫瘠
2023-07-28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12-13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