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7 道试题

1 . 丹霞地貌由红色的砂砾岩层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广西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景区(下图)是广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园区内报多地貌景观只露出“腰身”,具有“雄、奇、险、幽、秀、奥”等特征。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固结成岩→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2.广西资源县丹霞地区山麓底部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高山植被
3.下列关于园区内很多地貌景观只露出“腰身”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山顶平缓光照强,土壤保水性差B.“腰身”热量条件不足,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C.山麓土壤肥沃,水分充足D.相对高度大,岩石风化差异显著
2021-09-13更新 | 2031次组卷 | 9卷引用:第6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过关测试】-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单元复习过过过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西北部干湿季分明,干季漫长,易出现极端高温干旱现象,湿季降水集中,多风暴,典型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也存在植被种类、植被覆盖度等分异规律。该区域可划分出长达1000千米的样带,使其成为研究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分异的“天然实验室”。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西北部南北方向植被分异更多表现为水分差异,而非纬度变化带来的热量差异。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降水量分布。



(1)简述澳大利亚西北部成为研究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分异“天然实验室”的条件。
(2)澳大利亚西北部南北方向植被分异更多表现为水分差异而非热量差异,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推测图示区域南北向植被特征的差异。
2023-02-12更新 | 863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3 . 研究发现,某类植被垂直带的带幅都应该在1000m以内。我国秦岭中部太白山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垂直高差达2300m左右,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超级垂直带”。下图示意秦岭中部(太白山北坡)山地落叶阔叶林“超级垂直带”的3层5亚带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糙皮桦亚带相邻的上部自然带属于(     
A.高山灌丛带B.高山草甸带C.山地荒漠草原带D.山地针叶林带
2.利于秦岭“超级垂直带”发育的有利条件是(     
A.稳定的气候B.较少的人类干预C.丰富的物种D.多样化的土壤
3.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典型垂直带的变化趋势是(     
A.上限上升--下限上升B.上限下降--下限上升
C.上限上升--下限下降D.上限下降--下限下降

4 . 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下图示意高山栎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草甸
2.影响海拔3.2km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条件B.热量条件C.河谷风速D.人类干扰
3.为维持终年常绿,雪线附近高山栎与低海拔地区高山栎相比(     
A.叶片较厚B.叶片宽阔C.叶片较绿D.枝干弯曲
2022-01-02更新 | 100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5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地形
2.图中稀树草原区域的特征是(     
A.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多B.地表风化壳厚度较大
C.树木的树干粗大两端较小D.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
2023-04-10更新 | 81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6 . 下图为阴山山脉不同地段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对应的自然带,正确的是(     
A.甲——草原化荒漠带B.乙—山地荒漠草原带
C.丙——典型草原带D.丁—落叶阔叶林带
2.阴山东段阴坡、阳坡自然带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A.阳坡土层厚B.阴坡湿度大C.阳坡降水多D.阴坡坡度小
3.阴山自然带分布及物种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自然带高度东段高于西段B.随海拔升高物种丰富度降低
C.坡向的植被差异东段大于西段D.随经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增加
2022-01-11更新 | 100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全国甲卷真题变式题04

7 . 大兴安岭北段冻土广布,积雪期长逾8个月。该区域生长的兴安落叶松对水分要求高,生长季为6月至9月初。地理研究小组经研究表明,该区域气候趋向暖干;3月气温异常偏高,西坡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对东坡的兴安落叶松影响较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段相比,大兴安岭北段积雪期较长的原因有(     
①针叶林面积广②位于迎风坡③受冬季风影响大④纬度较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该区域西坡兴安落叶松的生长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3月气温异常偏高导致(     
A.3月土壤蒸发加剧B.3月土壤温度降低
C.5月积雪融水减少D.7月冻土厚度变薄
3.下列气象要素中,与该区域西坡兴安落叶松生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是(     
A.1~2月降雪量B.11~12月降雪量
C.上一年的生长季均温D.生长季均温
2022-06-04更新 | 914次组卷 | 11卷引用:微专题19 气压带和风带-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的分布南界一般在55°N,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如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图1)和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图2)。


   
(1)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显著形态特征的成因。
(2)说明在大兴安岭西坡,泰加林分布南界明显偏南的自然原因。
(3)指出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4)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简述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

9 .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自然景观最相似的是(     
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
2.下列关于M海域沿岸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东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冬季西海岸降水较东海岸丰富
C.东海岸地区气候的海洋性比西海岸地区强
D.夏季东海岸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10 .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象。图1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图2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纬度与植被物候的相关性。将绿度开始新增的时间定为返青期(SOS),绿度开始衰退的时间定为枯黄期(EOS),绿度的持续生长时间定为生长季长度。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乙区的植被(     
A.四季常绿B.蜡质层厚C.秋冬落叶D.多革质叶片
2.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     
A.返青期与纬度大致呈负相关B.枯黄期随纬度升高呈提前趋势
C.生长季长度与纬度呈正相关D.返青期的变化幅度较枯黄期大
3.43.5°N附近返青期与枯黄期状况的成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B.远离海洋,降水少
C.生长季蒸发量大D.土壤淋溶作用弱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