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下表为吉林公主岭和湖南祁阳甲、乙两地土壤的基本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性质有机质(g/kg气(gkgg/kgpH
甲(公主岭)22.81.401.3922.17.6
乙(祁阳)13.61.071.0722.15.7
1.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B.成土母质中矿物质含量较少
C.以常绿林为主,枯枝落叶少
D.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弱
2.两地进行土壤改良和养护的正确做法是(     
A.甲—土壤中掺入沙子,增加透气性
B.甲—减少粮食种植面积,退耕还草
C.乙—土壤中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D.乙—引淡水灌溉,有效抑制蒸发返盐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2 . 砖红壤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形成的酸性土壤,黄壤则是在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形成的。下图为热带某山地不同海拔土壤及其表层(0-20厘米)和次表层(20—40厘米)有机质含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结合该山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可知(     
A.随着海拔升高,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均逐渐增加
B.山地不同海拔土壤次表层的有机质含量均明显低于表层
C.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和温度因素有一定关系
D.山地黄壤的次表层有机质含量较低和降水因素没有关系
2024-04-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一)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波罗的海及周边区域图。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1)依据图文资料,分析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芬兰有丰富的泥炭资源,泥炭是古代湖泊、沼泽在多水、缺氧的条件下,死亡后的植物残体不完全分解形成的松软有机质堆积层。

(2)分析芬兰泥炭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简述大量开采泥炭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图左所示区域地形类型多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卓有成效。

(1)指出沿图所示29°N纬线自东向西分别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俗谚云,装不尽的河口。位于信江沿岸的河口古镇曾是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心之一。明清时期,闽、皖、赣山区及周边物资均需要经过这里,出鄱阳湖再运往全国各地。

(2)结合图文信息,说明曾经的河口古镇“装不尽”的依据。

历经漫长时期的开发,景德镇的优质瓷土资源所制无几。“世界瓷都”正在探寻转型发展的新路。

(3)分析景德镇探寻陶瓷产业转型发展部分措施实施的目的。
转型发展的措施措施实施的目的
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特色产品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展高档日用陶瓷和陈设艺术陶瓷_____
设立陶瓷研究所、全国唯一陶瓷大学_____

图左中H山海拔1900m以上为山地草甸植被。近年来,随全球气候变化,当地自然环境表现出暖湿化特点,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图右为H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4)从来源与消耗两方面,分析近年来该地山地草甸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灌丛沙堆是前进的风沙物质积聚在灌丛及其周围形成的一种地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通过人工飞播技术在如图所示沙区营造了固沙灌木林,从而形成大片灌丛沙堆。当地农民每年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并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壤中,改变降水和灌溉时淋盐压碱作用,以减轻土壤盐碱化。监测表明,近10年来当地灌丛沙堆的二次沙化现象有所显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灌丛沙堆广泛发育的原因可能是(     
①干旱少雨,风力作用明显
②环境恶劣,人类活动较少
③地表裸露,沙质沉积物多
④晴天较多,热量比较充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沙子掺杂在土壤中可以减轻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原因是(     
A.降低土壤密度B.增加土壤含水量C.增加土壤空隙D.增加土壤紧实度
3.为避免灌丛沙堆二次沙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A.灌丛剪旧枝促发新枝B.用防风乔木替换灌丛
C.严禁放牧,将牧民外迁D.客土培育,新播灌丛

6 . 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下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各类植被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A.沼泽与其他植被变化趋势相似B.不同植被间的差异具有一致性
C.0-10cm较0-50cm更丰富D.森林植被较草原植被丰富
2.研究表明,草原大规模开垦为耕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大量进入大气,其原因可能是耕作过程(     
A.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
B.增加了化肥和农药施放,加剧了土壤板结
C.增加了大水漫灌频率,加剧了土壤盐碱化
D.提高了土壤的疏松度,加剧了风蚀和水蚀

7 . 下面甲、乙图为两地土壤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相比,乙土壤腐殖质层较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植被茂密,以高大乔木为主B.生物量大,岩石风化作用强
C.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D.降水量大,土壤淋溶作用强
2.若近年来乙土壤有机质层变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地表植被破坏严重B.降水季节变化减小C.地表流水堆积加强D.区域气候类型改变

8 . 漓江流域位于广西东北部,上游源头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土层薄石砾含量高,森林分布不均,具有分段特征。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对土壤碳氮磷储量有显著影响,土壤碳氮磷储量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漓江不同流域段森林不同土层土壤碳(SOC)、氮(TN)、磷(TP)含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图中为不同采样点土壤碳、氮、磷含量;图注上方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相同流域段不同土层间差异显著。漓江不同流域段森林不同土层土壤碳、氮、磷含量

1.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碳氮磷储量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为(     
A.碳储量上游显著高于中游和下游;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同流域20—40cm土层
B.碳氮磷储量中游显著高于下游;0—20cm土层土壤碳氮磷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20—40cm土层
C.上游和中游氮储量显著高于下游;0—20cm土层土壤氮含量低于同流域20—40cm土层
D.磷储量在上中下游差异最显著;磷元素在漓江流域不同深度的土层中表现出显著差异
2.漓江上游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是(     
①森林发育年限低于中下游地区②土壤中有机碳、氮元素分解较缓慢
③受人为因素的干扰程度较高④植物的生物量和凋落物较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读图,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来到辽宁省大连市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



(1)对土壤酸碱度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是____
(2)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的特点是____,秋冬落叶,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3)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4)该地区在深秋到初春季节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

材料二   下图是某学校学生在山区挖掘的土壤剖面。



(5)同学们选择了远离道路的坡地挖掘,原因是这里(     )(单项选择)。
①土壤肥沃②地形适宜,工程量较小③人为干扰较小④植被类型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完成土壤剖面观察后,同学们将土壤分层回填,目的是(     )(单项选择)。
A.减少对土壤的破坏B.增加劳动实践的强度
C.增加原土壤的肥力D.丰富研究学习的内容

材料三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其面积超过5000平方千米;这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低于15米;沉积物较细,以粉砂为主。


(7)以上文字从____________等角度描述了黄河三角洲的地貌特征。
2024-03-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查地理试卷

10 . 熟化是通过耕种、定向培育,将自然土壤转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且肥沃的土壤的过程。我国东北的黑土、南方的红壤经熟化都可成为水稻土。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与自然土壤相比,水稻土(     
A.不含腐殖质B.肥力水平上升C.枯枝落叶层增厚D.结构更简单
2.经过熟化,水稻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发生的变化表现为(     
A.表土层紧实,提供农作物扎根立足条件B.耕作层浅薄,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C.犁底层紧实,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D.母岩层变薄,阻断有机界与无极界联系
3.将黑土或红壤熟化为水稻土并进行养护,应(     
A.熟化黑土——沼泽化处理B.黑泥田——利用过程中无需施肥
C.熟化红壤——排水后晾晒D.黄泥田——种植水稻前先种植绿肥
2024-02-2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