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天津市某中学开展“土壤观察”实验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土壤的物质组成

同学们设计实验分别测试黑土和红壤的物质组成,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用木棍拨动土壤,发现土壤中有植物根系。

②用干纸巾贴在土壤块表面,静置片刻,干纸巾变潮湿。

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土壤,给试管缓缓注水,见到微量气泡冒出。

④用试管塞塞紧试管,使劲摇晃试管后将其倒立静置,观察到试管中的物质出现分层沉降现象:下层砂粒,上层黏粒,水面上漂浮着腐殖质等物质。

⑤另取土壤样品,将烧杯倒扣在其上方,加热后,烧杯内壁变得模糊,出现水珠。

(1)结合实验现象,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序号,可重复出现)实验结果
____土壤中含有水分
____土壤中含有空气
____土壤中含有矿物质
____土壤中含有有机质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以及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同学们发现我国南方地区红壤的肥力比东北地区黑土低。

(2)从气候的角度解释南方红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土壤的保水功能

同学们分别取等量的砂土、壤土与黏土三种土壤样本,放入实验装置中,通过注水实验比较它们保水功能的差异(如图),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土壤类型常规监测项深度分析项
杯底水量持水量第一滴滴落杯底时间过程持续时长
砂土20毫升40毫升9秒5分钟
壤土14毫升46毫升2分55秒12分钟
黏土12毫升48毫升1分43秒7分钟
实验结论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
(3)对比实验数据,说明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
2024-01-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我国某学校地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附近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多个采样点土壤普遍成均匀的土红色,质地较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土壤呈土红色,且质地黏重,反映出其地理环境特点是(     
A.温暖湿润B.寒冷潮湿
C.寒冷干燥D.炎热干燥
2.若利用该类型土壤发展种植业,其最佳的改良措施是(     
①增施有机肥 ②掺入草木灰 ③引水淋洗盐分 ④土壤平整夯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支流之一,其流域范围主要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该流域自上游向下游划分成冻融侵蚀区、冻融水力侵蚀交错区、水力侵蚀区,不同侵蚀区的土壤性质差异明显。下图为尼洋河流域位置简图及该流域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尼洋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2)分析尼洋河干流的水文特征。
(3)相对于其他侵蚀区,分析冻融侵蚀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
2024-01-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地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的土壤。吉林省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区,近年来黑土地退化严重。该省把黑土地保护划分成三个区域,Ⅰ区多为山地,坡耕地较多、降雨量大,主攻固土保肥;Ⅱ区为半湿润的丘陵平原,是典型黑土的分布区,主攻提质增肥;Ⅲ区多为半干旱的平原,黑土地盐碱化问题突出,主攻改良培肥。

左图为吉林省及周边地区略图。右图为Ⅰ区中某地不同坡向与坡面侵蚀量关系示意图。



(1)指出Ⅰ区不同坡向与坡面侵蚀量的关系,并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自然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Ⅲ区黑土地盐碱化的地理过程。

Ⅱ区是典型黑土的分布区,传统耕作方式以“浅耕”为主,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导致黑土耕层变薄、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等问题。近年来,该区采用了“深耕(耕作深度在25厘米以上)+秸秆留茬粉碎翻压还田”等耕作技术,既提高作物产量,又促进了黑土资源的永续利用。


(3)说明“深耕秸秆留茬粉碎翻压还田”耕作技术对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积极影响。

5 . 表为某科研小组在吉林和湖南两地所取土壤的基本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有机质
(g/kg)
氮(g/kg)
(g/kg)

(g/kg)
pH值
22.81.401.3922.17.6
13.61.071.0722.15.7
1.与乙地相比,甲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更多,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强B.成土母质中矿物质含量丰富
C.以常绿林为主,枯枝落叶少D.气温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
2.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应(     
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③只种植单产高的作物
④提升粮食储备安全⑤利用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小麦
A.①②⑤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④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19年10月3日,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返校实验后,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A.气候B.成土母质C.生物D.成土时间
2024-01-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模拟试卷
7 . 从图文材料中获得解题信息,是高考的重要考察方向。

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丙两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中示意该小组绘制的两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



(1)图a中甲、丙两处对应的土壤剖面分别是图b中的________(填数字),影响甲、丙两处土层厚度差异的主要成土因素是____
(2)东北平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____(填“高于”或者“低于”)华北平原。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
2024-01-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
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2.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3.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
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
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4.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土壤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土壤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热带森林地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地区
B.湿润地区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寒漠土
2024-01-07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生物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____改正
2023-12-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关于图1中地貌名称、景观图片、拍摄地点、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黄土地貌——②——D——流水沉积B.喀斯特地貌——①——C——流水侵蚀
C.冲积平原——③——A——风力沉积D.雅丹地貌——④——B——风力侵蚀

材料二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2)图2示意黄土高原上某区域黄土形成过程,根据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判断a~c黄土颗粒依次变____(粗或细),据图推断,黄土高原地区广布的黄土属于____地貌。

材料三   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

(3)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植被名称。甲:____;乙:____;丙:____;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4)甲→乙→丁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其中,甲地和乙地相比,景观季节变化更明显的是____地。
(5)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东北“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试从生物和气候角度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
2023-12-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