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读图,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来到辽宁省大连市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



(1)对土壤酸碱度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是____
(2)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的特点是____,秋冬落叶,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3)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4)该地区在深秋到初春季节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

材料二   下图是某学校学生在山区挖掘的土壤剖面。



(5)同学们选择了远离道路的坡地挖掘,原因是这里(     )(单项选择)。
①土壤肥沃②地形适宜,工程量较小③人为干扰较小④植被类型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完成土壤剖面观察后,同学们将土壤分层回填,目的是(     )(单项选择)。
A.减少对土壤的破坏B.增加劳动实践的强度
C.增加原土壤的肥力D.丰富研究学习的内容

材料三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其面积超过5000平方千米;这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低于15米;沉积物较细,以粉砂为主。


(7)以上文字从____________等角度描述了黄河三角洲的地貌特征。
2024-03-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查地理试卷

2 . 土壤是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下图为较大空间尺度范围的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代表成土母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一般从山顶到低平河谷土壤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最可能是(     
A.山顶土层薄,土壤颗粒细小B.河谷土层厚,土壤颗粒细小
C.山顶土层厚,土壤颗粒粗大D.河谷土层薄,土壤颗粒粗大
3.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有(     
A.决定土壤的厚度B.决定土壤的酸碱度
C.为土壤提供有机质D.影响土壤形成的速度
2024-02-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辽宁某高中地理老师带领高一学生在山坡观察了某森林以及林下土壤剖面,并绘制了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中形成了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影响这种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水分D.土壤
2.该地森林植被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是(     
①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②使土壤具有团聚性③阻碍水的下渗对土壤的淋溶④增加土壤氧气含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如图)示意图。



(1)图1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环节,
(2)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
(3)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图2),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该类植被主要分布在____气候区。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2024-02-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关系,往往降水越丰富的地区,土壤的淋溶层越厚。图1为我国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土壤剖面示意图。



(1)请将下列三种典型植被对应到图2所示的三个地区(填序号)。
①亚热带森林   ②温带草原   ③荒漠植被
甲:____;乙:____;丙:____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研究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图2为两地植被景观照片。



(2)根据土壤有机碳的概念,分析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的自然原因。

某户外科考队以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作为研究主题,在上述两地区开展土壤剖面采样调查,并做好土壤剖面观察记录,收集相关资料。


(3)列举三项科考队员所做的土壤剖面观察记录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2024-02-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区域虽纬度相近,但川西藏东区的植被类型却与其它两区差异较大,造成三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B.地形C.纬度位置D.距海远近

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肥力较高。

2.颜色是土壤最明显的特征。影响紫色土颜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母质C.时间D.人类活动
3.腐殖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某研究员在对四川盆地不同采样点上的紫色土进行实验室分析时,制作了下图。据图可以研究(     

①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质地的关系②不同植被类型与腐殖质碳量的关系
③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深度的关系④土壤深度与腐殖质碳量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2-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嫩平原曾经分布有深厚、肥沃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下图示意东北黑土的分布。多年来对黑土资源的掠夺式生产利用,加之风蚀和水蚀影响,导致黑土退化严重,威胁东北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层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当地和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合作,研发推广了适合当地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技术(秋收后将玉米秸秆覆盖在地表,春季不进行翻耕,直接播种),收效非常显著。



(2)说明秸秆覆盖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
(3)推测秸秆覆盖和免耕种植对松嫩平原土壤保护和改良的作用。
2024-02-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纯天然土壤。下图为我国五色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土壤与主要分布地区正确搭配的是(     
A.红土—青藏高原B.黑土—长江中下游平原C.白土—东南丘陵D.青土—华北平原
2.下列关于土壤与制约其形成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黑土—土壤中的腐殖质积累较多,呈黑色B.白土—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呈白色
C.黄土—流水侵蚀及其人类长时间的精耕细作D.红土—气候干旱、风化强烈导致氧化铁裸露
3.影响土壤有机质来源最主要的因素是(     
A.降水B.生物C.地形D.成土母质
2024-01-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天津市某中学开展“土壤观察”实验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土壤的物质组成

同学们设计实验分别测试黑土和红壤的物质组成,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用木棍拨动土壤,发现土壤中有植物根系。

②用干纸巾贴在土壤块表面,静置片刻,干纸巾变潮湿。

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土壤,给试管缓缓注水,见到微量气泡冒出。

④用试管塞塞紧试管,使劲摇晃试管后将其倒立静置,观察到试管中的物质出现分层沉降现象:下层砂粒,上层黏粒,水面上漂浮着腐殖质等物质。

⑤另取土壤样品,将烧杯倒扣在其上方,加热后,烧杯内壁变得模糊,出现水珠。

(1)结合实验现象,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序号,可重复出现)实验结果
____土壤中含有水分
____土壤中含有空气
____土壤中含有矿物质
____土壤中含有有机质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以及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同学们发现我国南方地区红壤的肥力比东北地区黑土低。

(2)从气候的角度解释南方红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土壤的保水功能

同学们分别取等量的砂土、壤土与黏土三种土壤样本,放入实验装置中,通过注水实验比较它们保水功能的差异(如图),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土壤类型常规监测项深度分析项
杯底水量持水量第一滴滴落杯底时间过程持续时长
砂土20毫升40毫升9秒5分钟
壤土14毫升46毫升2分55秒12分钟
黏土12毫升48毫升1分43秒7分钟
实验结论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
(3)对比实验数据,说明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
2024-01-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0 . 我国某学校地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附近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多个采样点土壤普遍成均匀的土红色,质地较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土壤呈土红色,且质地黏重,反映出其地理环境特点是(     
A.温暖湿润B.寒冷潮湿
C.寒冷干燥D.炎热干燥
2.若利用该类型土壤发展种植业,其最佳的改良措施是(     
①增施有机肥 ②掺入草木灰 ③引水淋洗盐分 ④土壤平整夯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