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我国地形图,图2示意我国东北长白山地到西南云贵高原的地形剖面及其对应的土壤和植被,甲、乙、丙、丁代表典型植被类型。




(1)判断乙、丙代表性的植被类型。
(2)砖红壤和棕壤都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中,但砖红壤的有机质含量远低于棕壤,说明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

地处中朝边境的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曾在公元946年喷发,在火山学界被称为“千年大喷发”。这次事件是一次爆炸性喷发活动、喷发柱高度达数十公里,生成的火山灰进入大气环流或平流层,长时间滞留空中,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长白山火山灰分布示意图,长白山各坡向火山灰由于堆积与留存条件差异,现在火山灰厚度差异较大。



(3)据图推测目前长白山火山灰堆积厚度最大的坡向并分析原因。
(4)“火山冬天”是指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后大气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火山冬天”的形成原因。

2 . 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纯天然土壤。下图为我国五色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土壤与主要分布地区正确搭配的是(     
A.红土—青藏高原B.黑土—长江中下游平原C.白土—东南丘陵D.青土—华北平原
2.下列关于土壤与制约其形成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黑土—土壤中的腐殖质积累较多,呈黑色B.白土—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呈白色
C.黄土—流水侵蚀及其人类长时间的精耕细作D.红土—气候干旱、风化强烈导致氧化铁裸露
3.影响土壤有机质来源最主要的因素是(     
A.降水B.生物C.地形D.成土母质
2024-01-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天津市某中学开展“土壤观察”实验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土壤的物质组成

同学们设计实验分别测试黑土和红壤的物质组成,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用木棍拨动土壤,发现土壤中有植物根系。

②用干纸巾贴在土壤块表面,静置片刻,干纸巾变潮湿。

③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土壤,给试管缓缓注水,见到微量气泡冒出。

④用试管塞塞紧试管,使劲摇晃试管后将其倒立静置,观察到试管中的物质出现分层沉降现象:下层砂粒,上层黏粒,水面上漂浮着腐殖质等物质。

⑤另取土壤样品,将烧杯倒扣在其上方,加热后,烧杯内壁变得模糊,出现水珠。

(1)结合实验现象,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和现象(填序号,可重复出现)实验结果
____土壤中含有水分
____土壤中含有空气
____土壤中含有矿物质
____土壤中含有有机质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以及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同学们发现我国南方地区红壤的肥力比东北地区黑土低。

(2)从气候的角度解释南方红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

探究二:土壤的保水功能

同学们分别取等量的砂土、壤土与黏土三种土壤样本,放入实验装置中,通过注水实验比较它们保水功能的差异(如图),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土壤类型常规监测项深度分析项
杯底水量持水量第一滴滴落杯底时间过程持续时长
砂土20毫升40毫升9秒5分钟
壤土14毫升46毫升2分55秒12分钟
黏土12毫升48毫升1分43秒7分钟
实验结论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
(3)对比实验数据,说明壤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
2024-01-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浙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发现考察地土壤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腐殖质少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①风化作用弱,提供有机质少②水热条件好,分解作用快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④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小明从研学地点带回一袋土壤想用于阳台种植花草,以下改良措施及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倒入茶叶渣—减缓土壤氧化B.掺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
C.加入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D.浇纯净水—降低土壤盐碱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亚马孙河流域一年中洪水泛滥最长可达200天之久,河面最高可上涨10-15米。每年洪水季,这里的部分雨林会被河水淹没,被称为洪泛森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亚马孙河流域洪水期持续时间偏长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融雪多,河流补给类型多样B.支流多,汇水面积较大
C.植被少,河流泄洪速度较快D.山地多,汇水速度较快
2.与同纬度陆地雨林相比,洪泛森林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是由于其(     
A.流水侵蚀作用明显B.水体吸热储热较多C.微生物分解速度快D.长期浸水导致缺氧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

材料二: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使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分布示意图(左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右图)。



(1)结合材料,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说明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耕地撂荒的影响。
(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3-25更新 | 552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项01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7 . 黑土腐殖质层深厚、土壤肥沃,是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气候的影响,黑土退化严重。下图为东北黑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多的原因,正确的是(     
A.土壤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B.气候冷湿,生物量小
C.地下冻土层,水分下渗弱D.年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
2.下列关于东北黑土退化的原因,错误的是(     
A.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坡耕地上水土流失严重
B.全球变暖,微生物活性减弱
C.冬春多大风,风力侵蚀严重
D.高强度耕作,土壤有机质消耗多
2023-05-25更新 | 359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2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高频选择题6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拉萨地处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拉萨河畔。下图中左图为拉萨位置图,右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根据右图指出拉萨降水日变化特点。
(2)2018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08633航班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时,飞行高度(海拔)9800米。此时,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在机组的正确处置下,飞机平稳地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着陆,乘客无一伤亡,创造了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驾驶舱的风档玻璃爆裂时,飞机所处的大气层位置应为____层,请说出判断理由:____
(3)该地区各种成土因素中,____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由于____作用较弱,因此本地区土层较薄。
(4)简析雅鲁藏布江谷地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023-05-04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卷C(高一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
9 .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关于图1中地貌名称、景观图片、拍摄地点、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黄土地貌——②——D——流水沉积B.喀斯特地貌——①——C——流水侵蚀
C.冲积平原——③——A——风力沉积D.雅丹地貌——④——B——风力侵蚀

材料二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2)图2示意黄土高原上某区域黄土形成过程,根据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判断a~c黄土颗粒依次变____(粗或细),据图推断,黄土高原地区广布的黄土属于____地貌。

材料三   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

(3)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植被名称。甲:____;乙:____;丙:____;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4)甲→乙→丁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其中,甲地和乙地相比,景观季节变化更明显的是____地。
(5)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东北“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试从生物和气候角度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
2023-12-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10 . 某地理兴趣小组到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地对当地的地层进行实地考察。下图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当地地层剖面图,图中母岩为沉积岩,虚线为岩层分界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发现当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其合理的解释是(     
A.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B.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少C.植被覆盖率低D.成土时间短
2.图中②③处土层厚度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热量D.生物
3.图中(     
A.①处枯枝落叶层较③处薄B.甲地层形成时间早于乙地层
C.甲、乙地层中一定含有化石D.③处风化作用比①处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