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土壤演变展示馆建设过程中,采集和制作了浙江省典型土壤整段标本,其中包括红壤(16个)、水稻土(36个)及滨海盐土(22个)等(如表)。

土壤类型

典型分布地区

土体特性

红壤

山地及丘陵地区

土体深厚(>1m),红、黏、紧实

水稻土

沿河及沿海平原

发育良好

盐碱土

沿海大堤内侧

含盐量高、结构差

(1)与东北地区黑土相比,由于浙江气候____红壤形成速度快得多,加之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所以红壤中____的(砂粒、粉粒、黏粒)比重较高。
(2)浙江沿河、沿海平原水稻土是经人们长期耕作而成的成熟土壤。水稻土肥力较高是因为其耕作层____含量高。
(3)浙江沿海大堤内侧受海水影响较大,盐碱化土壤比例较大,不利于农业生产。请列举综合治理盐碱土的措施。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融雪期土壤由于受到融雪径流、冻融作用及未完全解冻层影响,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因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下图为两种垄作方式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融雪侵蚀严重的季节及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4-06-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某山坡和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土壤处于____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接触的过渡地带,是联系____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____,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自然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____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____,B____
(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一是____,二是____
(4)甲处土壤颗粒较粗,乙处土壤颗粒较细。请从外力作用角度简要解释这一现象。
2024-06-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
2023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黑土是宝贵的农业战略资源,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在资本下乡、土地流转的政策背景下,一些南方的不法商人打着租地的旗号,大量盗挖五常市的林地黑土、湿地黑土和田地黑土,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读下图示意五常市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五常市黑土广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温和多雨,植被生长茂盛,秋冬季节进入土壤的有机质丰富
B.纬度较高,全年气温偏低,有机质分解缓慢
C.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D.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黑土被大量盗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表现在(     
①林地和湿地被破坏,调节气候、径流能力变弱,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增加,导致产量不稳定;②黑土面积减小,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③大量增施化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④表土裸露,外力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31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冷浸型水稻土是亚热带低山丘陵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通常地下水位离土层表面50cm以内,土壤长期浸水。多年实践证明,采用石砌深窄沟技术(下图)使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提高了水稻产量,其影响范围以距沟25m范围较为显著。

(1)推测可能有冷浸田分布的地形部位。
(2)说明亚热带冷浸田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
(3)分析石砌深窄沟技术对土壤改良的作用。
(4)目前石砌深窄沟技术推广缓慢,试分析原因。
2024-05-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一)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6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湿地的碳汇功能主要是通过湿地土壤(沉积物)和植物对碳的捕获及封存而实现的。土壤有机碳(植物根系分泌物和植物死亡残体的输入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湿地土壤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湖泊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重要影响。围垦是湿地受到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之一,且围垦时间长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同。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

指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围垦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024-05-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二)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7 . 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在维持土壤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土壤环境容量大小的因素有(     
①土壤污染物含量②污染物类型③土壤类型④土壤温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能提高土壤环境容量的措施是(     
A.提高复种指数B.提高监测技术C.控制污染物排放D.改良土壤结构
3.测算土壤环境容量的意义有(     
①扩大耕地面积②保障农产品质量③提高土壤肥力④制定排放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风沙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年平均降水量42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且多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761mm,年均风速3m/s以上,极易发生风蚀、水蚀。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造林,土壤含水量增加,但经过多年植被恢复后,人工林中的油松林地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学者认为需要对油松林进行科学养护。下图示意不同树龄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阐述该地极易发生风蚀、水蚀的原因。
(2)说明恢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3)与树龄21年油松林相比,简述树龄11年油松林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4)请为该地油松林科学养护提供有效建议。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海经》中记载的北大荒,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之一,“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这是对北大荒黑土地的描述。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同区域土壤发育差异显著。下图示意我国土壤类型分布。

(1)分别指出乙与甲、乙与丙影响土壤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
(2)分析甲地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
2024-04-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可知(     
A.①是地貌,②是时间B.①是腐殖质,②是地貌
C.①是成土母质,②是腐殖质D.①是腐殖质,②是成土母质
2.同学们发现从低平洼地到山顶土壤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变化,正确的是(     
A.砾质土一壤土一砂土一黏土B.砾质土一砂土一壤土一黏土
C.黏土一壤土一砂土一砾质土D.黏土一砂土一壤土一砾质土
2024-04-0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