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滇东南普者黑峰林湖盆区,位于云南高原的东南缘,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海拔14401900m,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植被基本由1980年以来人工种植的云南松纯林、自然恢复的常绿阔叶混交林构成,优势树种为云南松、清香木、香樟、滇青冈、锥连栎。下图示意云南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含水率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松混交林土壤含水率(     
A.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深度增加旱雨季差异增加
C.深层土壤与纯林差异小D.旱雨季的变化幅度比纯林小
2.形成云南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B.植被类型C.岩石性状D.土壤性质
2024-05-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被誉为“欧洲粮仓”,是世界重要的优质葵花籽生产国,目前人均GDP低于我国。近年来,中粮集团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敖德萨投资兴建了农场,主要种植向日葵,并投资生产葵花籽油。葵花籽成熟后统一收割,及时运送到工厂加工。中粮集团采用欧洲脱壳压榨技术制取葵花籽油,所有工序全程机械化运作,所产的葵花籽油品质优良,生产成本低,通过管道被运送到2km外的港口装船,主要销往我国。下图为乌克兰简图。

(1)分析该地区黑土形成的条件。
(2)说明中粮集团所产葵花籽油品质优良的原因。
(3)简述中粮集团所产葵花籽油生产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4)与公路运输相比,说明中粮集团采用管道运输将葵花籽油运往敖德萨港的理由。

3 . 灌丛沙堆是前进的风沙物质积聚在灌丛及其周围形成的一种地貌。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通过人工飞播技术在如图所示沙区营造了固沙灌木林,从而形成大片灌丛沙堆。当地农民每年引黄河水灌溉淋盐压碱,并将灌丛沙堆里的沙子掺杂在土壤中,改变降水和灌溉时淋盐压碱作用,以减轻土壤盐碱化。监测表明,近10年来当地灌丛沙堆的二次沙化现象有所显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灌丛沙堆广泛发育的原因可能是(     
①干旱少雨,风力作用明显
②环境恶劣,人类活动较少
③地表裸露,沙质沉积物多
④晴天较多,热量比较充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沙子掺杂在土壤中可以减轻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原因是(     
A.降低土壤密度B.增加土壤含水量C.增加土壤空隙D.增加土壤紧实度
3.为避免灌丛沙堆二次沙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A.灌丛剪旧枝促发新枝B.用防风乔木替换灌丛
C.严禁放牧,将牧民外迁D.客土培育,新播灌丛
2024-03-29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鹤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泰加林为水平地带性植被,是北半球森林的北界,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森林类型,在我国分布较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区中,能观赏到大规模泰加林景观的是(     
①黑②苏③鲁④新⑤内蒙古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
2.与热带雨林地区相比,泰加林地区枯枝落叶层较厚的原因是(     
A.枯枝落叶数量大B.淋溶作用强C.生物循环旺盛D.分解速度慢
2024-03-18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细胞携带的一类大分子,沉积物DNA被广泛用于气候变化、农牧活动及人地关系演变等研究。表土DNA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且更易被黏土吸附;气候、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着表土DNA浓度。地处青海湖盆地的布哈河流域,海拔高达3000m以上,各河段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畜牧主要集中在中游,下游以农耕和畜牧交互利用的方式为主。下图示意2021年布哈河干流表土的颗粒组成及DNA浓度。

(1)概括布哈河干流表土颗粒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
(2)与上游相比,中游表土DNA浓度高,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下游农耕活动对表土DNA浓度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024-03-15更新 | 50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

(1)比较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异同点。
(2)与南坡相比,同一土层深度的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较大,分析其原因。
(3)经调查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分析其原因。
2023-12-18更新 | 377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苹果凭借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黄土高原得以大面积种植。苹果树是多年生乔木,根系发达,需水肥较多。渭北旱塬位于陕西“旱腰带”,人多地少,年平均降水量约550mm,年均蒸发量892.8mm,地下水埋藏较深,一直以来都是黄土高原重要的苹果种植基地。渭北旱塬区苹果树主要以土层深处地下水为主要补给水源。近年来,渭北旱塬地区将部分苹果园改种玉米等粮食作物。改种前后土壤含水量及氮含量发生了显著改变。图左示意渭北旱塬范围,图右示意改种前与改种玉米两年后土壤含水量及氮含量变化。



(1)分析渭北旱塬地区苹果树主要以土壤深处地下水为补给水源的原因。
(2)简述近年来渭北旱塬地区将部分苹果园改种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益处。
(3)说明将苹果园改种玉米后,深层土壤(大于300cm)水分含量增加及土壤氮不断向下迁移的原因。

8 .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导致土壤有机碳流失较多。研究表明,栖息在高寒草地的高原鼠兔的干扰(干扰方式主要有觅食、堆土、挖掘和穴居)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碳流失的影响较大。但也有学者认为,高原鼠兔适度的干扰可促进土壤中的碳循环,从而有利于有机碳的累积。下图为高原鼠兔对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秃斑进一步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差B.植被覆盖低C.地表温度低D.风化作用强
2.高原鼠兔适度的干扰可促进土壤中的碳循环,推测主要的干扰方式是(     
①觅食②穴居③挖掘④堆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1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9 . 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
2.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柑橘树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性喜暖、喜光、怕寒、忌涝。四国岛爱媛县是日本少有的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被誉为日本的柑橘王国。该县培育了四十余个柑橘品种,每年收获量超过20万吨。爱媛县柑橘园多分布在山区向阳的缓坡,柑橘园内普遍种植草类。橘园的柑橘分批采摘后再通过缆车运下山送至冷库,一年四季都有柑橘鲜果上市。下图示意爱媛县位置。

   

(1)分析爱媛县利于柑橘种植的气候条件。
(2)简述爱媛县柑橘园内种植草类并定期割草还田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3)分析爱媛县柑橘一年四季均有鲜果上市的原因。
2023-10-01更新 | 50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