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聂伯河为欧洲东部第二大河,以基辅、扎波罗热为界,将河流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广布森林,中游是森林大草原地区,下游位于大草原地区,现已全部被开垦种植,成为欧洲粮库,在黑海附近生长着半干燥型耐盐碱的蒿茅植物。扎波罗热工业发达,以机械制造、金属加工、钢铁、化学、电力为主,这里的核电站发电量占全乌克兰的25%。下图示意第聂伯河水系示意图。

(1)第聂伯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内径流总量比例较大,解释其原因。
(2)推测第聂伯河自上游到下游大气干燥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3)简述第聂伯河下游黑海附近土壤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4-03-01更新 | 264次组卷 | 8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五(河北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地区的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例如梭梭依靠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当气温过高时,梭梭嫩枝会自动脱落,同时关闭气孔。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和小气候,将营养物质集中在自己身边,对养分的分布和循环产生影响,称之为“沃岛效应”。下图示意“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1)请从适应干旱方面推测灌木植被的典型特征。
(2)试从土壤组成角度,分析灌木植物是如何改良土壤的。
(3)调查发现,随着气候变化,在荒漠地区灌木比草本植物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请解释其原因。
2024-03-24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多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19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部坡度较缓。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而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研究表明,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颈,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收缩、断裂,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过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如今的模样。下面左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右图为“魔鬼塔”实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魔鬼塔”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分析“魔鬼塔”身部陡峭,塔基坡度和缓的原因。
(3)“魔鬼塔”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有人认为“魔鬼塔”最终会消失,也有人认为“魔鬼塔”会慢慢长高。请对这两种观点做出合理解释。
2023-07-17更新 | 108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的形成发育是时间和空间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有机质含量高,是一种非常适宜农耕的土壤。下图左为土壤形成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下图右为典型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



(1)列举两项影响土壤形成发育的空间因素。
(2)观察图右土壤剖面,指出母岩层之上的土层中颜色最浅的土层,并解释其颜色浅的原因。
(3)分析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自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面积74.33万平方公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植被繁茂,但至今依旧地广人稀。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很少有人进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里,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不多。少数肥沃的火山地区以外,婆罗洲土地贫瘠。末次盛冰期(距今约19千年~23千年),岛屿周围海平面与现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约123米。



(1)加里曼丹岛至今地广人稀的原因。
(2)简析该岛土壤贫瘠的气候的原因。
(3)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型动物到达该岛的途径,从水循环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

材料二: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使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分布示意图(左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右图)。



(1)结合材料,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说明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耕地撂荒的影响。
(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3-25更新 | 552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什噶尔河,西临帕米尔高原,东面开口朝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的一条内流河,全长1200公里,平均宽度40米,最终向东流入塔里木河。我国某中学一研学小组对该河部分流域进行了调研,发现该河干支流水质普遍呈高矿化度状态,且由于历史、区域条件和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灌区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落后,河流沿岸灌区的土壤多次生盐渍化,制约着灌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如图示意调研区域。


   
(1)简述喀什噶尔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喀什噶尔河干支流水质普遍呈高矿化度状态的主要原因。
(3)说明河流沿岸灌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过程。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嫩平原南部某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27mm,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约1600mm。该地某研究断面由沙丘、接合部及草甸三个部位组成,接合部距离沙丘约300m,草甸距离接合部约380m。接合部盐碱活动较为剧烈,主要植被为羊草;草甸盐碱化严重,主要植被为盐地碱蓬。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增加,部分草甸被开垦成农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左图为该研究断面各部位分布示意图,右图示意5—10月该研究断面不同部位0~300cm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变化情况。

(1)指出该研究断面0~300cm深度各部位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大小关系,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原因。
(2)从土质和植被角度,分析上层土壤(0~10cm)中接合部土壤含水率高于草甸的原因。
(3)指出该地部分草甸被开垦成农田对当地区域发展的益处。
2022-03-02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预测卷(二)
2022高三·江苏·专题练习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期土壤由于受到融雪径流、冻融作用及未完全解冻层影响,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因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5-31更新 | 49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昌黎第一中学高三第七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乙、丙是甲图中达喀尔和巴马科月平均气温及年内降水分配图。



(1)比较达喀尔和巴马科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②③④土壤厚度逐渐减小,简析成因。
2023-11-21更新 | 32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