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下左图为草原土壤剖面图,右图为森林土壤剖面图。



(1)比较草原土壤和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厚度,并从植被特征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2)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可能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被视作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其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我国西北某山地现代冰川分布面积广。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不同冰川面积等级有显著差异:冰川面积大小与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成负相关性。下图示意该山地不同面积等级冰川数量和面积。



(1)从面积等级角度概述该山地冰川数量和面积特征。
(2)推测因全球气候变暖,该山地冰川消退后的裸地上土壤发育的过程。
(3)对该山地的小冰川变化趋势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该山地的小冰川会较快消退;观点二:该山地的小冰川有增多的可能。你支持那种观点?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10-12更新 | 40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人员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某一研究区域(下左图)进行了调查,发现该湿地植被分布规律:从海岸向河岸的演替顺序是盐地裸地种群→盐地碱蓬种群→柽柳种群→草生种群,不同种群香农-维纳指数(指数越大,生物多样性越高)差异大。黄河每年一次历时20天左右的调水调沙增加了草生种群数量的波动性。下右图示意研究区域植被香农-维纳指数调查结果。


      
(1)土壤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试推断研究区域土壤的特点。
(2)分析该湿地草生种群和碱蓬种群香农-维纳指数产生差异的原因。
(3)分析草生种群生物数量季节波动性大的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沟是发育于潮滩上活跃的地貌单元,是潮水和泥沙输入与输出的通道,也是潮滩与海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渠道。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潮沟形态、潮沟分级空间分布。研究数据显示,在低潮滩表层(0~10cm)土壤中,三级潮沟流经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一级潮沟;10~2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由低潮滩向中潮滩、高潮滩逐渐增加至出现峰值。



(1)指出潮滩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
(2)在低潮滩表层土壤中,三级潮沟流经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一级潮沟,推测成因。
(3)分析10~2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高潮滩出现峰值的原因。
2023-12-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岳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下图)。


(1)该地理学习小组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土壤进行观察。(至少说出两个角度)
(2)推测该地的土壤类型名称是__________,该地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
(3)同学们还测得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4-03-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地区的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例如梭梭依靠嫩枝进行光合作用,当气温过高时,梭梭嫩枝会自动脱落,同时关闭气孔。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和小气候,将营养物质集中在自己身边,对养分的分布和循环产生影响,称之为“沃岛效应”。下图示意“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

(1)请从适应干旱方面推测灌木植被的典型特征。
(2)试从土壤组成角度,分析灌木植物是如何改良土壤的。
(3)调查发现,随着气候变化,在荒漠地区灌木比草本植物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请解释其原因。
2024-03-24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多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19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聂伯河为欧洲东部第二大河,以基辅、扎波罗热为界,将河流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广布森林,中游是森林大草原地区,下游位于大草原地区,现已全部被开垦种植,成为欧洲粮库,在黑海附近生长着半干燥型耐盐碱的蒿茅植物。扎波罗热工业发达,以机械制造、金属加工、钢铁、化学、电力为主,这里的核电站发电量占全乌克兰的25%。下图示意第聂伯河水系示意图。

(1)第聂伯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内径流总量比例较大,解释其原因。
(2)推测第聂伯河自上游到下游大气干燥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3)简述第聂伯河下游黑海附近土壤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4-03-01更新 | 264次组卷 | 8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五(河北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河北专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沙堆(见下左图)是风沙流遇到灌丛阻挡,沙物质在灌丛周围堆积而成的一种沙丘类型。在自然状态下,灌丛沙堆会经历发育稳定衰退严重衰退四个演化阶段,灌丛沙堆背风坡沙粒分选性优于迎风坡。研究表明,灌丛不仅能够防风固沙,还能改善沙堆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物质保障。下右图示意灌丛沙堆形成时附近的气流分布。



(1)了解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有助于认识风沙活动规律,促进沙漠化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推测稳定期灌丛沙堆背风坡从坡顶到坡底沙粒粗细的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2)红柳(见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固沙植物之一,它对沙堆土壤肥力的提升作用显著。说明红柳是如何提高沙堆土壤肥力的。
2024-02-05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部坡度较缓。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而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研究表明,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颈,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收缩、断裂,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过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如今的模样。下面左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右图为“魔鬼塔”实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魔鬼塔”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分析“魔鬼塔”身部陡峭,塔基坡度和缓的原因。
(3)“魔鬼塔”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有人认为“魔鬼塔”最终会消失,也有人认为“魔鬼塔”会慢慢长高。请对这两种观点做出合理解释。
2023-07-17更新 | 108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主峰海拔为1281.5米。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类丰富,以热带一亚热带植物为主。罗浮山药材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罗浮山的土壤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如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



(1)分析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的共同成因。
(2)推测罗浮山样地乔木物种数和总株数垂直变化的原因。
(3)从植被角度,推测罗浮山海拔1100米以上至山顶的土壤类型及成因。
2023-02-0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