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校中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野外实习活动,下图为庐山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初识庐山面目

(1)据图推断庐山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气候类型是____

任务二:观察庐山土壤

同学们在庐山进行土壤样本采样并查阅资料,绘制了下图庐山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

(2)概括庐山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规律,并推测原因。

任务三:探讨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有同学发现,庐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类型;也有同学查阅到《说文解字》中“土”字的解释为:上下两横“二”,象征地之下、地之中,中间的一竖“|”,象征植物从地面长出的样子。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简述土壤与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4-01-2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年份火烧迹地进行了研究。左图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阳坡土壤碳储量比较,右图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阴坡土壤碳储量比较,对照区为非过火区域。土壤碳包括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主要分布于土壤上层。

(1)简述森林火灾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2)与对照区相比,指出3年火烧迹地0-20cm土层土壤碳储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推测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较好的坡向及原因。
(4)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乔木、灌木中,选择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并说明理由。
3 . 我国东北地区是全球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某校中学生到黑龙江省拜泉县进行野外研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探究黑土侵蚀的原因

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是原因之一。



(1)推测拜泉县土壤冻融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侵蚀原理。

任务二 调研耕作技术的改进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涤耕技术),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



(2)阐述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

任务三 考察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拜泉县是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基地,创造了保黑土与增产量的双赢。


(3)简述拜泉县的做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2023-03-31更新 | 1527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模拟调研卷(一)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沉积物DNA是沉积物中生物的遗传物质,表土DNA浓度变化与气候、河流、植被及当地农牧活动有关。沉积物DNA在流域范围内的地表过程有两个主要来源:生物来源;河流输移和保存。布哈河流域被研究学家视为研究表土DNA地表过程的理想地理位置。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盆地西北部,注入青海湖,快尔玛乡、吉尔孟乡为干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布哈河上游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主要以草甸为主;中游区域河谷中植被覆盖率最高,常见低矮灌木丛,夏季牧民常在此进行散养放牧;下游植被覆盖度较高,以农耕和畜牧交互利用方式为主,表土有机质含量高。某研学小组对布哈河流域表土DNA浓度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图1所示),绘制了布哈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表土的颗粒组成及表土DNA平均浓度图(图2、图3所示)。

(1)说明布哈河流域为研究表土DNA地表过程理想位置的原因。
(2)描述布哈河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表土颗粒组成及变化特征。
(3)分析布哈河干流中游表土DNA含量高的原因
(4)推测布哈河干流下游表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2024-04-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生态系统的微气候、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年份火烧迹地进行了研究。图1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阳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图2表示不同火烧年份阴坡冻土区土壤碳储量比较,对照区为非过火区域。土壤碳包括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主要分布于土壤上层。

   

(1)简述森林火灾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2)比较3年火烧迹地和对照区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推测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较好的坡向及原因。
(4)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乔木、灌木中,选择高强度火烧后植被恢复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并说明理由。
2023-06-30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三模拟考(二)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我国南方某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如图)。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推测该地的土壤类型名称是__________,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
(2)同学们测得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试从气候的角度帮其分析原因。
(3)土壤的形成是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乃至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试分析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同学们发现当地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和疏松程度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为了提升土壤肥力,农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地形平坦、水草丰美,拥有天然的大地牧场与肥沃的土地,土壤为黑土(在温带草甸草原植被条件下形成),且为表面红色、下面黑色的红化黑土。该地区是著名的农牧业区,被誉为“世界粮仓与肉库”,高牧业占到总产值40%。畜牧业以肉牛为主,纯生态牧场放养,且生长周期长,牲畜品种及畜牧水平在世界上均占领先地位。近年来,该农牧业区进一步扩大土地开垦,大面积改畜牧业为耕作业,大豆种植面积增长幅度大,成为阿根廷大豆的头号产区。下图示意阿根廷的黑土分布区。



(1)简述潘帕斯草原土壤发育形成的条件。
(2)据图文材料,分析阿根廷牛肉国际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
(3)分析该地大面积发展耕作业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4)分析阿根廷大面积改畜牧业为耕作业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3-04-23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